回到酒店後,張嶸先去了高天翔的房間一趟,問了下群演的情況。
明天要拍市集的群戲,需要幾百號群眾演員。
高天翔手裡有很多群頭的聯絡方式,聯絡群演的事兒自然就落在了他的頭上。
這段時間來,高天翔給張嶸幫了不少忙。
如果沒有他在,張嶸可沒這麼多時間去參加頒獎禮,拍攝雜誌封面。
而且他的導演水平的確不錯,和張嶸的想法都能對得上。
張嶸交給他拍攝的戲份,他都能很好的完成,拍攝出的鏡頭也很符合張嶸的要求。
之前兩人合作的時候,拍攝進度也非常喜人,這和兩人對工作的理解以及思路的趨同性是有分不開的關係的。
因此,一段時間合作下來,張嶸也起了招攬的心思,想和他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係,最好是能招進公司。
畢竟自導自演還是很費時間和精力的,張嶸拍《野蠻女友》的時候就累得夠嗆,鏡頭前後來回跑。
他還是比較喜歡沉浸在表演裡的純粹感覺。
之前因為太忙,公司賬上也沒錢,再加上對高天翔的能力沒有全面的瞭解,張嶸並沒有和他提起過這件事。
不過這次賬上多了四千萬,張嶸的底氣也足了些,便順口探了下高天翔的口風。
高天翔並沒有答應,畢竟如果他想要幫人打工,也有不少公司願意要他,春夏秋冬的規模還是小了點。
不過這段時間以來,他在和張嶸的合作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事。
一開始他找張嶸發名片的時候,就是認為張嶸肯定會需要他。
因為他不相信張嶸這種小鮮肉出身的演員,能當得了導演。
他去看過那部《野蠻女友》,看到一半的時候,他就在心裡確認,那部戲的導演一定不是張嶸,肯定另有其人。
那種教科書式一板一眼的鏡頭運用,乾脆利索的敘事結構,肯定是科班出身的專業導演拍出來的作品,絕對不會是什麼小鮮肉導演。
因此,他對張嶸的第一印象是不太好的。
他潛意識裡就認為,張嶸的導演身份,只是他公司幫他營銷的一種人設而已,那部戲肯定也是找人代拍出來的。
他之所以給張嶸發了名片,毛遂自薦,就是盯上了這部戲代拍導演的位子。
他不知道張嶸有沒有找好代拍導演,但他有自信,如果找他來代拍,他肯定比任何代拍導演都拍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