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好。”
曹凱正笑了笑,沒再繼續這個話題,重又將話頭拉回了之前偶像市場的話題上。
耳中聽著他的話,張嶸心中暗自揣摩。
曹凱正提起陳戈那檔子事,絕對不是隨口提起的,一定有他的深意。
他是在用這事兒點我?
“你說得沒錯,國內偶像市場的潛力巨大,但問題在於,截止到目前為止,市場還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評價體系,還處於野蠻生長的時期。”
曹凱正喝了口茶,正色說:“無論是霓虹國還是朝國的偶像體系,都不適用於國內,國內需要一個更廣泛,更專業,更有包容度的粉絲經濟商業模式。
只有制訂規則的人才能佔有市場,當今社會,無論哪個行業都一樣,贏者通吃,這是不變的法則……”
張嶸一時間猜不透曹凱正的意思,只能先將注意力放回市場的話題上。
“但恕我直言,曹叔叔,想要制定規則,就要有絕對的市場話語權,您恐怕還沒有這個能力。”
“現在沒有,不代表我以後沒有,事在人為。”
能夠白手起家的人,永遠不會缺少自信,曹凱正自然不會例外:“我當然不會狂妄到想要自己制訂規則,這種事肯定是需要整個行業來進行推動的。
我已經聯絡了國內前十的娛樂公司老總,打算成立一個偶像藝人職業協會。”
“有人同意麼?”
“暫時還沒有,不過這事兒也才剛剛開始啟動,肯定需要一個協商的時間。”
曹凱正的回答張嶸已經預料到了,他忍不住搖了搖頭。
“你不看好?”
曹凱正注意到了他的反應。
“是的。”
張嶸坦然承認:“的確,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未免有些不切實際。”
“哦?那你倒是說說看,是怎麼個不切實際法?”曹凱正又喝了口茶,饒有興趣的看著張嶸。
“那我就直說了。”
張嶸想了想,正色說:“還是用經濟理論來解釋吧!生產和銷售對應的是商品經濟條件下的供求關係,而供求關係只有兩種,一種是買方市場,一種是賣方市場,也對應市場話語權的轉換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