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請忽略我的帥氣> 第五百六十七章 華國樂團的苦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六十七章 華國樂團的苦楚 (2 / 3)

這種國風音樂風格在今年的春晚上,《一剪梅》和《瀟灑走一回》被唱響的時候,就已經初顯端倪了。

在此之前,民樂和流行音樂完全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

往屆的春晚上,並不會缺少民樂的身影,包括今年的春晚上,也有一個《福祿壽鬧元宵》的民樂節目。

但對於廣大觀眾,甚至是音樂圈自身而言,都下意識的認為,民樂是民樂,流行樂是流行樂。

民樂在國內的地位不低,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份,很多從事民樂的音樂人都是國寶級的老藝術家。

和京劇團、話劇團等國家單位一樣,民樂也有國家級的民樂團,享受政府撥款。

可也和京劇、話劇一樣,民樂也早已式微,除了政府組織的大型文藝匯演,還有每年的春晚,基本上已經很難在其他地方看到民樂的身影了。

網路上也有民樂的節目,可受眾卻都是五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根本談不上什麼影響力。

民樂團除了撥款以外的最大收入來源,已經和京劇團一樣,變成了售賣音像光碟。

而廣大人民群眾雖然大都知道民樂,但對於民樂的印象,卻都是紅白喜事上吹拉彈奏的民樂班子,土的要命。

即便是對民樂感興趣的,叫得出幾個技藝高超的民樂大師名字的人,一般也會認為民樂和京劇一樣,都屬於國粹,一般都在正式場合或是特定的地方欣賞,平日裡根本不會想聽。

可影子哥的國風音樂風格出現後,直接打破了所有人的固有印象。

原來民樂還能這麼玩?

雖然換了個名字,搖身一變,變成了國風,但音樂圈的人都清楚,這不就是糅合了民樂的元素嘛!

但把民樂換成國風,的確感覺一下就高大上了不少。

而且人家糅合得確實好啊!

就一首《青花瓷》,半個音樂圈的人想方設法的模仿,卻始終和人家的水平相差甚遠。

這點,就不得不佩服人家。

愛樂樂團是典型的西樂樂團,配備的樂手體系都是嚴格按照西方愛樂樂團的配置相匹配的。

它集齊了國內最頂尖的樂手,擁有著最頂尖的水平,可以說是國內樂團的代表了。

按理說,愛樂樂團和民樂是沒什麼關係的,民樂再變革,也不會影響到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