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張嶸敲打了一番,徐光耀老實多了。
雖然沒說什麼軟話,但他卻開始認真聆聽張嶸的話,聽他講述劇情,為晚上的表演做準備了。
“這是個警匪故事,你想演黑幫大哥,還是重案組警司?”
張嶸衝徐光耀笑問。
“當然是演警察了!”
徐光耀想也不想。
“那好。”
張嶸點點頭:“那就你來演重案組警司黃志誠,我來演黑幫大哥韓琛……”
張嶸向徐光耀講解著劇情和人物設定。
按照他的想法,他一開始最想演的還是陳永仁和劉建明在天台上的那段戲份。
但很可惜,這是場對手戲,而且是彗星撞地球的精彩對手戲,需要兩位實力相當的高手來演,才能演得出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他能演,可徐光耀卻演不了。
當演員演技差距過大的時候,演戲往往會變成一種折磨,對雙方都是一種折磨。
那種一邊倒的演技碾壓會讓觀眾無法入戲,而張嶸也不能降低水平去遷就徐光耀,就只能換一段稍簡單些的了。
張嶸計劃要演的是著名的“韓琛警局吃飯”的片段,也正是這一段表演,讓曾胖在吃飯戲的片段中永遠佔了一席之地。
這一段的表演的重頭戲在韓琛身上,難點也在韓琛身上。
除了這段戲對演技要求比較高以外,張嶸個人的形象也是個問題。
有他這麼帥的黑幫老大嗎?
長這麼帥,去當明星好了,賣什麼白麵呢?
這也是很多相貌出眾的演員都會遇到的問題,那就是花瓶魔咒。
演員這一行,長得好看的確是老天爺賞飯吃,會佔點便宜,但也會成為阻礙其發展的瓶頸。
凡是靠令人驚豔的外表讓觀眾記住的演員,一旦飾演過一個人物層次淺薄,靠外表立身的“花瓶”角色後,形象就很容易被固定下來,被觀眾當做沒什麼演技的“花瓶”演員。
所以,長得好看的演員,要比樣貌普通的演員演得好得多得多,才能征服觀眾,讓觀眾認可其演技水平。
因此,很多想要獲獎的“花瓶”演員,就不得不努力去扮醜,把自身的光芒掩蓋掉,才能獲得觀眾和影評人的青睞。
張嶸現在的形象的確成了限制他演技發揮的一種障礙,雖然第一期他的表現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但那是建立在他上半場的驚豔反串造型,和下半場偶像劇狗血橋段降低了觀眾期待值的基礎上。
一旦迴歸正常劇情,他的外表就會成為一種阻礙,他必須要演得特別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