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月明> 橫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橫刀 (3 / 3)

皇後放下葉赫的供詞道,“按照三法司審案的章程,人證、物證、口供三者俱在,案情方能成立,無慎王的口供,如何定奪謀反之罪?”

“回娘娘,”池浚道:“慎王殿下在先帝柩前起兵,其時口中高呼“反叛”二字,無異於是謀反之跡了。”

皇後問:“那麼依你們三法司說,慎王是入不得皇陵了?”

池浚道:“據大秦律法,當降為庶人,不得葬於皇陵。”

恭王猶豫了下說:“只怕是不妥吧,先帝生前命慎王謫守皇陵,如今你們三法司不讓,豈非與先帝之言矛盾?先帝還說,慎王有罪,其子嗣無辜,皇長孫夭折於虞良娣腹中,皇長孫有權入皇陵,即是虞良娣入皇陵,虞良娣是慎王之妾,她入得,慎王如何入不得?妾的喪葬儀制難不成還要越過慎王的去?諸位難道要把皇長孫從虞良娣肚子裡刨出來另當別論麼?”

在場所有官員頓口無言,恭王雖然算不得振振有詞,但他的話,他們一時還真的回駁不了。恭王見狀,自覺才思敏捷,瞬間面有得色起來,以前朝中這些大臣們對他不屑一顧,如今呢,不能再輕視他了,等過了登基大典,天下人都要奉他的話為宗旨。

賈旭恆道:“律法……”

“律法?本宮今日就與你們談談律法,”皇後不屑於聽他的反對之論,打斷他的話道:“皇長孫死於南北衙亂刀之下,先帝既說慎王子嗣無辜,無論慎王是否應該被貶為庶人,皇長孫始終都是宗社的皇長孫。南北衙殺害龍裔一案,三法司預備怎麼查?查不出具體是誰動的刀子,本宮以為涉案的北衙十衛和南衙兩衛的兵將全部都要為皇長孫殉葬,共擔謀害龍裔之罪。”

一眾官員沉默,皇後端著一杯熱茶,容光煥發,眼中再無以前的滯頓,催促問道:“如何?天氣濕熱,慎王府上下屍首再不下葬,恐有腐爛之虞,拖延不得。”

無人回應,她抿了口茶,放下杯盅,“今日議不出個所以然,那就來日再議,直到議出結果為止。”

皇後的目的是安葬慎王入皇陵,在此事上她和恭王受政事堂和三法司制肘。

政事堂和三法司的部分官員背後聽命於燕王和齊王,替代他們在朝中施展權勢。當下,北衙禁軍和南衙十六衛需要擺脫皇後口中“謀害龍裔”的指控。

“再議”便是多方勢力權衡損益,進退之間達成權權交易的過程。朝野上下對此心照不宣。

隨後,北衙禁軍和南衙十六衛各供出一位兵士,聲稱是誤殺皇長孫的元兇,兩名兵士在三法司進行會審時都對罪行供認不諱。

再議時,皇後看了三法司呈遞上來的口供,滿意的道:“如此,皇長孫也不算無辜枉死,先帝天靈終可得慰藉了。”

三法司和政事堂的一眾口舌也改了風向,池浚代眾人表明態度,“先帝之言即為天憲,不可違背。慎王殿下當以庶人之身葬於皇陵,以完先帝託付慎王殿下謫守皇陵之願。請娘娘和恭王殿下準奏。”

皇後聽了,神色不悲不喜,看向恭王頷首。恭王見狀,擺出了睥睨天下的神氣,“那麼就遵照禮制,由禮部、宗正寺、將作監承辦慎王和皇長孫喪儀!”

話音甫落,眾臣躬身道:“臣等領旨。”

池浚請示道:“葉赫身涉慎王謀反一事,按律當判死罪,請娘娘和殿下明察。”

恭王悄悄看向皇後討主意,皇後下命道:“葉赫有自首認罪的行徑,先留著吧,不著急判處。”

皇後同意慎王以庶民身份下葬,代表她暫時承認慎王謀反的罪行。她在此事上妥協,是為了在處置葉赫之事上佔據主動,她要留下葉赫這個活口。

在場官員中無人反對,默許這場交易。池浚恭敬俯首,“臣等遵旨。”他膝下的地磚中倒映出另外一人,那人無聲一笑後,神色恢複如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