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行頭
獨孤上野用過晚膳後又回到京兆府,何胥帶著一幫府兵已經在等候了。“怎麼回事?”他跨入堂中,拎著茶壺倒茶:“物價怎麼漲得這樣厲害?”
“供不應求。”何胥說:“從三日前開始,坊間各行貨物供給的量就開始縮減,縮減的還不少,今日訂價,咱們衙門只得跟著漲。殿下沒下令,卑職也不敢帶人深入調查。”
“這會兒查。”獨孤上野呷了口茶說:“請各行的行頭來衙門裡議事。”
等何胥帶著人離開,他端著一盞茶中步入廊間說:“哪位貴客?露面吧。”
房簷上躍下一人,單膝落地後扶著刀起身,面向他說:“世子殿下。”
功底深厚的人必然身輕如燕,收放自如。她靴底悄然觸及地面,曳撒的袍尾揚起來又無聲落下。
“唐司長,”獨孤上野抿著茶轉身:“猜到是你,進來吧,請你喝杯茶,京兆府的大門敞開著,司長走人房簷的習慣應當改改了。”
“既是習慣,就不好改了。”她聲稱。
杯滿了,唐頌端起來道了聲謝。獨孤上野問:“唐司長來問物價一事?”
“是,”唐頌點頭:“漲得過快過高,我覺得有些反常。”
獨孤上野說:“我也覺得反常,從我主持京府政務開始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兩人邊聊邊喝茶,半盞茶後,何胥帶著十幾位商市的行頭入了京兆府的大門。大秦商行種類繁多,肉行、絹行、鐵行、面行、米行、秤行、藥行等等,共計可達三百多行。
各地的行業內部由商賈自發組建行會,目的是為了保證自己行業內的貨物能夠順利生産與交換。諸行由內部的商賈們推選出行頭也稱行首,行頭需要配合官府工作,檢查各行業內的不法行為,行頭主管的各大行會有協助官府平抑物價、穩定市場秩序的責任。
何胥帶來的這幫行頭是米行、肉行、油行、絹行、炭行等行會的行頭,因為吃穿用度這類行業與普通老百姓息息相關,京兆府要調節物價,最先調節的就是這類商行內貨物的物價。諸如金行銀行和珠寶行這種商行,他們的貨物不是普羅大眾日常所需的貨物,物價起伏通常來說不會很大,反而不在官府調節物價時首要考慮的範圍內。
門裡站著兩人,一人桃花眼剛醒的樣子,眼波含笑。一人英姿勃勃,官服上的花鳥紋樣像是活物,那鳥張口就要叫了似的。
何胥跨過門檻就抱拳,笑著寒暄:“唐司長。”
順永年間,兩人一同稽查過恭王秦哲,有過一段共事的經歷。唐頌笑著回禮:“何參軍。”
獨孤上野迎一幫行頭入門,比手說:“這位是花鳥司司長唐頌,諸位混個眼熟先,日後說不定還會打交道。”
順永年間花鳥司南下了一趟,花鳥使們歸來後把一國宰相下了獄,剝奪了一國太子的儲君之名。為此花鳥司在坊間名聲大噪,這個刑名衙署不僅能為人申冤,也能斬殺強權。坊間的口舌津津樂道之餘,對花鳥司自然而然生出了一份畏懼,因為花鳥使的刀肆意妄為,殺得了任何人。
唐頌單手握著刀,只是站著尚未開口說話,就已經威懾到了面前一幫行頭,他們對上她的目光,都紛紛垂頭避開了。獨孤上野見狀笑道:“諸位也別緊張,接下來京兆府衙門要問話,請各位行首如實告知。”
何胥接到他遞過來的眼色,開口詢問:“近日京中物價飛漲,想必諸位知道個中緣由。”
十幾位行頭支吾其詞,半晌沒說出個所以然,看來是知情但不願輕易開口。何胥看向面行的行首吳金鷗問:“吳掌櫃,你來說說,到底怎麼回事?”
吳金鷗神色為難,反問:“大……大人,坊間的傳聞是真的麼?”
“什麼傳聞?”何胥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