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禪寺的大殿中,主持苦行手持禪杖,默默不語。
他仰頭望著天空,淡淡道:“苦竹師弟成佛,可喜可賀,可看這天地氣機,似乎在與什麼人戰鬥,不得不為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雖然是誓願證道,但也是我佛門正統,苦果、苦月兩位師弟,和我一同前去接應苦竹師弟吧。”
苦行袈裟一擺,一道紅影閃過,立時就消失了。
苦果和苦月兩人對視一眼,身影也漸漸隱入虛空。
按照年紀上來看,雲林禪寺的苦字輩比普陀寺的玄字輩要大,其實如苦行這般修煉時間久,且年長的,其實是與空相一個輩分。
但佛門內部,卻不能這麼論。
比如雲林禪寺,一個輩分的真傳弟子,取九九八十一年。
打個比方,他在授予法號的時候,是第一個苦字輩的和尚,那從他開始之後的八十一年,所有的真傳都是苦字輩,直到過了這個年限,才會進行下一個輩分。
雲林禪寺是這樣論的,但普陀寺卻不是。
普陀寺傳承的普門尊者來源於觀自在菩薩,尊崇十二因緣菩薩果。
在法號的輩分上,有十二輪迴一說。
而輪迴,自然是六道輪迴。
互相乘數,就是七十二。
但普陀寺在法號上,取的卻不是年限,而是數量。
比如空字輩的真傳弟子,只會有七十二個。
玄字輩的真傳弟子,也最多七十二個。
佛門內部對於輩分法號的劃分其實極為的複雜。
因為各大寺都有自己的標準,在互相稱呼的時候,一是看彼此的修為,二就是看彼此的年紀了。
苦行就是雲林禪寺苦字輩的大師兄,已經修行四百年之久,早在兩百年前,大雍王朝還沒有佔據中原九州的時候,就修成了天仙修為。
而後在大齊衰敗,變成北齊之後,出山應敵,與四名天仙高人接連交手,也算是為如今北齊的獨立出了大力。
護住了昔年大齊的最後一支血脈。
扶風學宮因為儒學,和出身儒道的原因,自然是興盛昌隆。
雲林禪寺的出手,也讓北齊極為的尊崇佛法,在北齊,北三州之地,佛法盛行,以雲林禪寺為尊。
一個朝廷的鼎立支援,這些年來,雲林禪寺的實力每每提升,但因為佛法的原因,也不會威脅到北齊皇室的統治。
哪怕內部有著一些爭鬥,也都處在可控的範圍內。
北齊現今的局面,就是儒門、佛法以及以皇室為首的朝廷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