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御醫又找子傲瞭解瓦城的事,子傲看過卷宗的記載,一眼便確認了,安豐鎮的時疫,是人為,和瓦城如出一轍,只能是藥谷的手筆,安豐鎮的時疫大概發生在九年前,那時候不可能是他動的手,那麼就是藥谷的藥老做的。”
聽完唐逸講述的事,蘇甜也在想,唐子傲的猜測,很合理,自然爆發的時疫和人為的時疫,在唐子傲和御醫看來,是非常明顯的。
尤其是以唐子傲和藥老的本事,想控制時疫爆發時間和程度,完全是手到擒來。
“九年前的卷宗,那不是和子傲去藥谷的時間差不多麼?”還有個問題,就是藥老無緣無故給一個地方下時疫,簡直說不通,蘇甜相信這背後肯定是理由的。
唐逸說道,“沒錯,我讓人按照這條線索查探,如今有了結果,才與你說。”
若是早告訴她,唐逸擔心她太上心,憂思就不好了。
再看不遠處,唐子傲帶著三個小的玩兒歡快,唐逸才將安豐鎮查到的事兒說與蘇甜聽。
唐逸派了心腹順著這條線索,找到了安豐鎮。
由於九年前的時疫關係,即便經過這麼多年,鎮子也漸漸蕭條,再不現往日的繁華。
鎮子上的人,也多是當年的老人,大部分都經歷過九年前的時疫,可是也不知道避諱什麼,唐逸的人去打探,少有人願意多說的。
而且,鎮子上有個奇怪的地方,便是鎮子中央特別顯眼的祠堂。每天,鎮子上的人,都會在清晨,到那祠堂上一炷香。
祠堂裡供奉的,不是哪裡神仙,也不是什麼官員聖人。
幾經查探,他們才知道,那祠堂裡供奉的,是鎮子上曾經的一位郎中,還有他的夫人。
祠堂建立的源頭,還要追溯到九年前的時疫,當時郎中夫妻倆是染時疫最嚴重的。
可是為了鎮子上的百姓,郎中和他夫人竭盡全力,付出了很多,挽救了鎮子上大部分人的性命。
可不幸的是,郎中和他夫人卻在時疫控制後,病重身亡了。
有人說郎中夫妻倆是為了救他們,日夜不休息,累死的,還有人說,郎中夫妻倆為了救他們,顧不上自己,導致自己身上的病來不及救治了……
當年關於郎中夫妻的死,說法很多,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便是當年安豐鎮百姓的性命,都是郎中夫妻救的。
於是,半年後,安豐鎮恢復了平靜,遠離了時疫病魔後,鎮子上的官員便與百姓一起,為郎中夫妻建了祠堂,受安豐鎮後人敬仰,也告誡百姓,救命之恩,不能忘本!
事情調查出這些,多半還是不得已,找了當地官員配合,當地官員並不是當年的那一個,但是府衙的卷宗記載得很詳細,尤其是關於郎中夫妻的事蹟,是官員上任的必閱事件。
當地官員還告訴唐逸的人,當年,若不是郎中夫妻的舍我精神,怕是安豐鎮都不存在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即便後來有御醫來,但是遠水解不了近火,郎中夫妻的貢獻,安豐鎮會將他們的事蹟流傳下去。
事情到這裡,也算是線索中斷了,除了挖掘出當年時疫的事兒,沒有別的收穫,看似和唐子傲一點關係都沒有。
告別當地官員的時候,當地官員還嘆氣感慨了一句,“不過可惜了,至今我們都沒找到郎中的兒子屍體,讓恩人九泉之下不瞑目,是我們的過錯!”
“兒子?”唐逸心腹本熄滅的希望瞬間被點燃起來,“大人,請說得仔細些,那郎中夫妻有兒子?多大了?”
“我也是四年前才上任,具體不清楚。”當地官員回憶道,“這件事,安豐鎮的老人更清楚一些,當年郎中的兒子似乎還不到一歲,時疫爆發的時候,安豐鎮混亂了一陣子,誰都沒注意,但事後發現,郎中的兒子不見了,有人懷疑那麼小的孩子,沒躲過時疫,是不是死了,可是又沒有屍體,死後一家人都不能團聚,哎!”
“那孩子長什麼樣子?”
當地官員搖頭,“這我就更不知道了,我連郎中都沒見過,更別說孩子了,再者,那孩子已經死了,祠堂裡有郎中的石像,你們去看看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