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忠義商談好了以後,李雲生就返回了旅店,打算給李金奎發電報,不過剛一進旅店,電信人員就給了李雲生遞過來一份電報,電報是劉雲天發過來的,將和處座的談話的內容都告訴了李雲生,看到毛人風即將派人來組建北平站,李雲生不以為意,畢竟華北不是國民政府的核心區域,想要做出成績何其艱難,李雲生得到處座的鼎力支援都沒做出什麼成果,何況旁人。
不過處座讓自己多多關注日本人的事情,李雲生倒是放到了心上,如今天津站組建已經兩個月了,可對於日本人的瞭解卻一點也沒有,看來自己是應該多瞭解一下日本人的事情,而且天津還有著日本租界,倒是可以從租界入手。
不過現在還是要把李忠義的事情做好,關注日本人的事情等自己回到天津再說,於是把電報放到一旁,讓電訊人員給李金奎發電報,把自己和李忠義約定的時間通知三十五師,等收到了李金奎的回電,說是一切已經準備好了以後,李雲生這才放下心來。
等到了晚上六點,李雲生就帶著周文周武兄弟來帶張家口城外五公里的地方等候,這裡是和三十五師約定好的地點,不到七點鐘,在大路上就來了一隻幾百人的隊伍,身穿中央軍的制式軍服,等到了近前以後,李雲生髮現帶隊的是三十五師的參謀長,看來李金奎還挺重視此事,於是就上前敬禮,然後說道:“張參謀長這麼親自帶隊過來了”。
三十五師的參謀長叫做張彪,聽到李雲生話以後就說到:“我怕出了意外,所以就親自過來了,你們準備的怎麼樣了”。
李雲生連忙回到:“都已經準備好了,張參謀長跟我來就行”,然後便帶著張彪和一營人馬來到了李忠義二師的駐地。
此時的二師負責警戒的正是張浩,這也是約定好了的,所以沒出任何意外的就進入了二師的師部,等李雲生帶著張彪進了師部以後,就看到李忠義帶著一些軍官在那裡等候著,不過根據李雲生的瞭解,發現軍官明顯少了一些,於是先介紹了張參謀長之後,就開口問道:“李團長,我看貴部的軍官這麼少了一些”。
李忠義尷尬的笑了一下,然後開口說道:“有幾個人不願意服從命令,所以兄弟我已經把他們關起來了”。
張參謀長連忙誇獎道道:“李團長做的不錯,對於那些反對政府的頑固分子,絕不能手軟”,然後派人給李金奎送信,之後三十五師的大部隊就開進張家口,並對李忠義的人馬收編。
看著事情進行的很順利,李雲生感覺應該功成身退了,於是便帶著張浩離開,而隨著三十五師大部隊進入張家口,先是引起了一些混亂,另外兩個師的部隊不明所以,不知道中央軍如何進入了張家口,之後事情就想李雲生想的那樣,李忠義的投降果然引起了連鎖反應,跟南京中央政府有聯絡的人紛紛改換門庭。
南京中央政府馬上趁熱打鐵,又丟擲了一個收編方案,對外聲稱只收編少部分的同盟軍,大部分的人都要遣散,對於不肯被收編或解散的,屆時不惜武力解決,與此同時,日本關東軍也蠢蠢欲動。
鑑於同盟軍內部不穩,又無外援,槍彈糧食均無法補充,馮玉祥在內憂外困之下,不得不答應南京國民政府的條件,宣佈抗日同盟軍歸順中央,他本人辭去一切職務,回到老家隱居。
隨著馮玉祥的離開,事情總算是平息了下來,同盟軍大部分都接受收編,由於二十九軍佔據地利,又是西北軍出身,所以收編了一大部分,還有一部分人落草為寇,更有甚者竟然轉身投靠了日本人,只有一少部分人自立山頭,公開反對國民政府,不過已經引不起風浪。
隨著同盟軍的被收編之後,李雲生就帶著手下回到了天津,並把目光放到了日本人的身上,想要了解日本人的動靜,從日、租界中入手最容易,那裡不僅有著日本人的領事館,還有著各種商會和其他部門,而日本人的情報機關一般就隱藏在這些地方,尤其是日本人的商會,有很多都是日本情報機關的分支。
想要了解這些商會,恐怕還是透過幫會中人方便一點,畢竟很多事情,日本商會都讓本地的幫派去做,於是到了五點左右,李雲生又一次來到了和孟冬約定的地點,沒過多久,孟冬就來了,看到了李雲生在那坐著吃飯,就走了過來,隨便要了點吃的後,就小聲的問道:“站長,你怎麼過來”。
李雲生小聲的說道:“有些事情找你,你現在住在哪裡,可有什麼方便的地方”,李雲生已經有快一個月沒有聯絡過孟冬了,所以也不瞭解他的情況。
孟冬點了點頭說道:“我現在自己單獨住,那裡很方便,一會我離開之後,站長跟著我就是”,之後孟冬快速的吃完飯,然後就轉身離開,見到孟冬已經離開,李雲生連忙動身跟上。
孟冬住的地方不遠,十幾分鍾後,就把李雲生帶到了一座平房,兩個人就先後進去了之後,孟冬就開口問道:“這裡只有我一個人住,不僅方便還很安全,站長來找我是有什麼任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