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文帝一拍御案,大叫一聲,在堂內走來走去,他臉色發紅,嘴裡唸唸有詞,轉了好幾圈才停了下來,看向賈瑜,一字一句的問道:“朕便給你這個效犬馬之勞的機會!敢不敢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賈瑜單膝跪地,心中激盪不已,高聲道:“有何不敢?開疆拓土是我輩武勳之榮耀,微臣自當效仿先祖,為國盡忠,微臣在此立下軍令狀,兩年之內攻克安南國都,否則提頭來見!”
“好,有志氣!朕沒有看錯你,便按你說的,調五軍營、神機營和揚州大營,共計七萬五千名將士,也罷,再加上奮武、敢勇和立威三營,給你湊齊十萬大軍,民夫就從劍南道內徵集。”
十二團營的戰鬥力和兵員素質雖然不如五軍營,但其中的奮武、敢勇和立威三營算是比較能打的了,不過賈瑜更想要中央御林軍,這群丘八才是狠人,其兇殘程度比起邊軍可謂是不遑多讓。
不過這三萬中央御林軍的職責是拱衛皇城,若真輪到他們上戰場,那只有一種情況敵人打到神京城城下了。
賈瑜很是激動,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自己會被授予什麼官職,他之前奉旨去江南平倭,領防倭軍務都指揮僉事,那時手頭上不過才管六千人而已,現在可是二十萬多吶,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景文帝沒有立刻滿足賈瑜的殷切期望,而是說道:“令威海水師即刻與泉州水師換防,張玉進京述職聽令。”
大梁共有九支水師,它們駐紮在不同的地方,兵員和戰船均不盡相同,沒有定數,其中要數威海水師最強,滿員編制一萬七千人,大小戰船四百餘艘。
泉州水師雖然距離安南國要比威海水師近太多,但其實力還不如全軍覆沒的瓊州水師,整個艦隊也就五六千人,而且士氣渙散,武器裝備比較落後,擔負不起從海上偷襲安南國國都的重任,所以賈瑜便請求把威海水師調過來參戰,雖然大費周章,但可保萬無一失。
這樣一算,此次遠征安南國的大軍,算上威海水師,總兵力達到了十二萬兩千人,這其中不包括負責運送糧草、器械和裝備的各類後勤人員。
接下來就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了,分派職位,確定主次。
“傳旨,拜揚州大營兵馬都督蔣克寇為徵南大將軍,統領全軍,拜寧國公府現襲一等伯賈瑜為定南將軍,為左副將,參贊軍機,共同指揮大軍,二者均授虎符金印,另拜鎮國公府現襲一等伯牛繼宗為平南將軍,為右副將。”
資深者可加“大將軍”,比起蔣克寇,賈瑜和牛繼宗無論是戰功還是資歷都差很多,所以只能為“將軍”,少了一個“大”,聽起來就不是很威風了。
至於前、後、左、右、中,五個將軍,一般由軍機閣和兵部共同任命,
在國朝,四徵將軍高於四定將軍,四定將軍又要高於四平將軍,除此之外還有四鎮和四安,從高到低依次是四徵、四鎮、四定、四平、四安,它們和防倭軍務都指揮僉事一樣,都是臨時職位,班師回朝後就會被解除。
賈瑜心中有些失落,不過很快便釋懷了,首先,要真的把這二十多萬人都交給自己全權指揮,自己肯定做不好,指揮六千人都讓自己有些手忙腳亂了,而且自己年紀輕輕,初來乍到,手下那些將領和兵士肯定會對自己不服氣,能做到一軍的二把手,而且同樣擁有指揮軍隊的權利,這已經很難得了。
《劍來》
其次,蔣克寇是百戰老將,德高望重,經驗豐富,而且也算是舊相識,他為人忠厚,用兵謹慎,雷厲風行,給他做副將總比給貞元一脈的某個武侯或者國公做副將要好的多,而且自己也能跟他學學排兵佈陣和用兵之道,有他坐鎮中軍,此番平定安南,便更有把握。
至於牛繼宗,賈瑜瞭解過,上過幾次戰場,但軍事才幹並不出眾,並不曾立下過什麼像樣的功勞,此番能撈到一軍三把手的位置,也算是走了運。
很幸運,這二位都是熟人,而且人都還不錯,合作起來會很融洽,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他可不想在外行軍打仗還勾心鬥角,甚至是互相給對方下絆子,打著各種理由不配合,見死不救。
景文帝還是察覺到賈瑜臉上那一閃而過的失落之色,笑罵道:“你小子才多大,就想著單獨領兵出征了?朕把這十多萬大軍的指揮權全部交給你,你敢接嗎?好好跟著蔣克寇學學本事,等下次再出徵,朕會酌情讓你獨領一軍。”
想明白後,賈瑜只覺得幸運,哪裡還有什麼遺憾,連忙道:“陛下放心,微臣省的,一定全力配合蔣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