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龍骨水車就可以用源源不斷的風力來帶動,那些農人也不用踩水車踩的腿都快斷了,
興沖沖的把這個想法告訴了院判。
院判卻什麼也沒說,只是給了他們幾貫錢,讓他們用課餘時間,去做一個小的模型出來。
捧著幾貫錢,幾個學生歡呼雀躍!
這是他們有生以來得到的第一次投資,即使是家境十分優越的學生,也覺得這幾貫錢格外的有分量!
有了錢,學生們卻一致決定,這錢不能亂花,一定要把每一文錢都用到了刀刃上。
做模型的木頭,他們可以去林子裡砍。
至於雕刻成型,也可以讓會木匠的手工課師傅代勞。
只有實在弄不出來的傳動,勾連,軸承等裝置,他們才會小心的拿出錢,去外面購買。
話說回來,風車可以帶動水車麼?
自然可以!
但是有意義麼?
答案蕭寒也很清楚:沒有意義!
想要不靠提水,他至少有好幾種辦法可以使用,卻沒有一種,是靠一朵笨重的大風車來實現的。
不過,面對這些學生一次一次的失敗,他還是爽快的追加了投資。
研究就是這樣,即使結果註定失敗,那麼它的過程也是一種別樣的收穫!
沒看到那些孩子為了能讓風車可以拉動沉重的龍骨水車,已經將水車改造的比以前更加方便輕盈?這本身,就是一種收穫!
風力水車的專案,耗了大概一個月時間,最後不出所料的失敗了!
材料達不到要求,風車的動能損耗嚴重,這些都是學生解決不了的大問題!
這樣的東西,即使造出來,即使勉強帶動水車,也很容易損壞,沒有任何實用價值!
不過,雖然風力水車失敗了,他們改造的新式水車卻讓蕭寒笑的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