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妹子討論到鄭安第八行的塔羅牌全是斧子,這裡就是一個共同點。
他又仔細觀察了其他行列的塔羅牌,發現每一行中心的顯眼圖案都是相同的,比如第六行就全是高矮不同的獎盃,第九行則全是戴著巫師帽的魔法師。
鄭安終於意識到問題在哪裡了,有時候,先入為主真的會矇蔽一個人的眼睛,不對,是矇蔽一群人的眼睛。
難怪他總覺得記憶塔羅牌這個名稱有哪裡不對勁,正常來講,大家會下意識地把重點放在前面‘記憶’這兩個字上面,然後理解為去回憶塔羅牌是怎麼擺放的,這是第一個誤導的地方。
再者,遊戲規則上也說得有點啄字眼。
‘在300秒內記住55張塔羅牌的位置’這句話只是給玩家一個最終方向,裡面並沒有提及‘記住’的竅門跟過程,也就是從這兒開始,讓大家徹底走錯了方向。
鄭安的思路越發清晰,他食指有節奏地敲著桌面,邊看邊想。
其實,這記憶塔羅牌應該是個‘大家來找茬’的反向版本才對。
原來的‘大家來找茬’就是找找圖片內的物品有哪裡不一樣,而記憶塔羅牌要找的,是除了中心最明顯的同款圖案以外的其他相同點。
但因為每張塔羅牌的第二相同點實在太隱蔽,讓人完全找不到方向。
比如,就看看倆妹子說的第八行塔羅牌。
首先這行確實是一整排的斧子,並且每張牌裡都是兩把斧子,這款式還各不一樣,但由於大小和『色』調都差不多,看上去特別難辨認,就更加別提怎麼記住每張牌的排序位置了。
如果按照大富翁桌遊給的規則去做,鄭安此時可能會細細琢磨每把斧子的特徵,然後再想辦法根據它們的特徵去記住順序,完全不可能再費心思去關注斧子以外的東西。
可要是從‘大家來找茬’反向版本的角度去看,除了第八行塔羅牌都有斧子這一個相同點外,還有一個地方是每張牌都具備的,那就是在牌的最頂端有一個很小的英文單詞:hatchets斧子),重點就在於這單詞的字型顏『色』。
第一張牌的字型顏『色』是白『色』的,後面則分別是紅、橙、黃、綠、藍、靛、紫這七種顏『色』,鄭安笑了,這不就是彩虹組成的顏『色』麼?
這麼一看,規律口訣就出來了。
鄭安需要記的東西,就是第八行斧頭+首張白『色』+彩虹的顏『色』,簡單的一匹啊。
返回頭看第六行塔羅牌,一水的全是獎盃,在獎盃下面有個立體的小底座,這個是獎盃除外的第二個共同點,而第一張牌的底座側面印著一個小閃電圖形,接下來的分別是金、木、水、火、土的代表圖形,那麼鄭安要記的就是:第六行獎盃+首張閃電+五行的屬『性』。
第九行的口訣則是:第九行魔法師+首張冥王星+銀河系八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