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ps:囧,據眾多書友反映,6364這兩章處理得不太好,建議跳著看)
康宇這種隨意剽竊人家點子拿來裝蒜的舉動,非常符合創業碧池的典範。
雖說鄭安提出的咖啡運營思路並不算太新穎的想法,但怎麼著都是他本人先想到,並花費了很多時間去理順發展方向的成果,現在就這麼被康宇拿走裝『逼』了,說不生氣是假的。
只是,鄭安當時糾結的問題也有很多。
比如首先想到的,就是快就業的問題,他擁有宅男的優良特質——不想找工作只想宅在家,最好是躺在床上就能賺錢那種......嗯,畫風好像歪了,但他不想找工作是認真的,不排斥上班,但上班前要經過投簡歷去面試等通知熟悉新環境等等這一系列流程,他是真的覺得好麻煩。
然後就是他從小就想實現的夢想,像武俠主角一樣稱霸武林連鎖店開遍全球),所以,鄭安在畢業之前弄個自己的小店就成了頭等大事,康宇雖然剽竊了他的點子,但康宇也確實做出了一個很完整的執行方案。
其次,鄭安第二個要考慮的就是時間問題,因為他當時身上兼著一份平面設計的接單工作不用按點上班,有臺電腦就開幹,缺點是收入不穩定),再者他還得趕畢業論文,所以真沒法騰出時間去寫創業計劃。
第三,就是怎麼找合夥人的問題,鄭安算是個半佛系宅男,平時就不屬於愛主動聯絡別人的積極男,完全是打雞血營銷號經常拎出來批判的那款‘不會經營人脈的,往往情商xxx”的模板,所以,假如讓他去拉人過來合夥做生意,那真的太難了,都不知道會拖到什麼時候。
基於以上的種種考慮,他沒有當面拆穿康宇。
但鄭安忽略了一個問題,創業這種東西,尤其是大學生創業,因為社會經驗不足,在很多時候會產生自我懷疑跟喪失鬥志,所以這就需要有一個精神領袖人帶著,才更容易提起信心和幹勁,而康宇在他們社團那屆畢業的人裡,屬於第一個拿出詳細創業計劃的,於是,大家也就潛意識把康宇當成領頭人。
即使沒對康宇做到言聽計從,也算是服從前期的準備工作安排。
事情的轉折就發生在這裡,決定入夥的人一共有5個,按照大家的資金投入比例,鄭安是第一大股東,另外一個男社員小a是第二大股東,而康宇跟最後的兩個妹子股東出資一樣,他們三人屬於同等地位。
理論上,出錢最多的那個人應該權力最大。
但鄭安平時也有點鹹魚『性』子,不然他就不會被康宇搶先一步拉攏社員了,他這樣簡稱為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廢人,打算怎麼做的計劃全散著待在他自己腦海裡,就算勉強講出來也不夠康宇的詳細方案有說服力。
加上看見大家又有很明顯傾向康宇的意思,鄭安也就不想去爭了,乾脆表示自己是個半甩手掌櫃,反正店能賺錢就好,他也願意閒著,但後來的事實證明,有些事是不該退讓的。
雖然那三個合夥人是有些傾向康宇,但在心裡覺得資金投入第一的鄭安,要是想拿話語權也沒什麼問題,但大家的話都在肚子裡不說,鄭安以為他們覺得康宇領導會比自己好,而他們又以為鄭安是因為不想管理才推給康宇。
有時溝通不到位真的會出現很多問題,所以鄭安的點頭同意,就正式確立了康宇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