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建安幻> 第85章 第八十四章 “姚大人若是如此,我會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5章 第八十四章 “姚大人若是如此,我會很…… (1 / 4)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85章 第八十四章 “姚大人若是如此,我會很……

入夜後, 青州下起了小雨。

雨滴“噠噠”敲擊著瓦簷,秋風拂過,捲起絲絲涼意, 不一會兒, 窗縫下的文卷便被潮氣氤濕。

幽燈下,唐瓔伏案給黎靖北寫信。

青州地旱的情況日益嚴峻,易顯雖然早已上報,但眼前的局勢並未明朗,唐瓔擔憂他有所隱瞞,遂決定親自給建安去一封信。

分明是一封再尋常不過的奏摺,她在建安的那兩年也沒少寫, 更狠的彈劾奏章她都遞過,可一想到閱信人, 內心便有些亂糟糟的,幾番提筆, 卻遲遲不肯落下, 直到紙頁的邊緣被雨水浸透, 才緩緩回過神來。

唐瓔嘆了口氣,起身將窗拴拉緊了些,複又伏回桌案前。

這封信她修修改改花了近一個時辰才寫完, 說罷青州的情況,又提到了史嵩和唐珏錢糧交易之事,疑心是去年的賑災款項出了問題, 請旨聖上遣人過來調查。

寫完後, 她蓋上官印,將信放入封套內,次日一大早親自送去了通政司。

信寄過去很快, 兩三日便可達,然而朝廷的賑災款卻沒那麼快下來,就算是急賑,經過報災、勘災、審戶等一系列程式後,放賑的過程也仍要持續月餘。

之後的半個月,各州縣陸續開始自救,有糧的開倉放糧,沒糧的向鄰州借,哪怕是陳米、爛米都變得稀如珍寶。

朱又華未曾料到今歲的災情如此嚴重,地旱之廣,饑民之多,足以將整個青州顛覆成一片荒海,就連史嵩帶回來的那兩萬石糧也不過是杯水車薪,無奈之下,他不得不放了府署的大半糧食,而後又向鄰省借了一萬石,饒是如此,以目前的形勢來看,這些糧很快也會難以為繼。

天災之下,官民之間的合作尤為重要。

代表官方的按察副使崔明和負責管理災民,制止暴亂,安撫民心,而民間的義商則以古月和史嵩為首,他們或捐銀捐糧,或設棚施粥,賑濟鄉民。眼見入了秋,就連楊九娘也跟著無償做了許多冬衣、鞋襪之類的織物幫助百姓禦寒。

田利芳一邊研究著地旱的成因,一邊探尋著土壤改良之法,每日早出晚歸,弄的渾身灰撲撲的,連九娘看著都有些不忍,憂心他吃不上飯,偶爾還會送些吃食過去。

史鑫於做官行商上都沒有天賦,對木工倒是頗有研究,聽說山間野果多,連夜改善了數十把採摘工具,帶著阿東和一幹男丁上山採果去了。野果雖然不如藜麥飽腹,卻也能勉強充饑,至少使人不至餓死。

天災之下,官民互濟,齊心抗災,士農工商,不分貴賤,通力合作。

看著眼前眾志成城的景象,唐瓔心生觸動,這約莫就是黎靖北的願景吧。

四業平等,始為安邦之道。

半個月後,朝廷派來賑災的官員到了,朱又華前去接待時,唐瓔也看清了他的長相,不免有些驚訝。

此人約莫知天命的年紀,一身朱衣跨坐在駿馬上,五官板正,下巴上還留著幾縷美髯,如炬的目色中閃著精光,似一隻洞悉世事的老狐貍。

——竟是戶部尚書姚思源。

姚思源翻身下馬,似笑非笑地看了朱又華一眼,直言道:“聽聞青州府地旱頗為嚴重,聖上特派本官前來放賑。”

唐瓔瞭然,從建安到青州,他們一行人費了將近兩個月才趕到,而姚思源卻未及半個月就到了,顯然是快馬加鞭趕來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