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月,譙宅。
初日升,譙家的後院便忙碌非常,這裡被裝扮得很有特色,不僅是傳道授業的學堂,也有幾分娛樂氣氛。
這時譙周走到後院,見三子譙同正在佈置,道:“老三,佈置得怎麼樣了?”
譙同見父親來了,道:“父親,座位都佈置妥當了,其他也都按你的意思辦的,就等客人了。”
譙周聽後點頭,便去了後廚。
見二子譙賢在那裡,譙周道:“老二,備菜如何?”
譙賢盯著案臺,道:“父親你看,菜品齊全,分量充足,我還準備做點烤肉與蒸魚。”
譙周也很滿意地點了點頭,離開了。
譙周剛走到前堂,長子譙熙走來道:“父親,客人來了!”
譙周驚訝,道:“這麼早,走去看看。”
二人走到宅門口一看,譙周欣喜起來,道:“吾之子貢也!”
他口中的子貢,是他的門生羅憲。
羅憲,字令則,荊州襄陽人。他的父親叫羅蒙,後漢末年,天下大亂,帶他避亂入蜀。季漢開國後羅蒙出任廣漢太守。羅憲從小師從譙周,十三歲時便能寫出優秀的文章,同門學子稱他為子貢。羅憲這個人非常正直,入仕後為太子舍人,宿衛太子劉璿。羅憲不經營產業,不積累財富,僅靠俸祿,作風節儉。後任宣信校尉,兩次出使吳國,吳國人都很讚頌他。
只看羅憲小步快走,到了譙宅門口,行禮道:“學生羅憲拜見先生。前日學生出使吳國剛回來,得到一些吳越特產,請先生收下。”
譙周笑著讓下人收了,道:“令則啊,辛苦了,見過太子殿下了嗎?”
羅憲道:“昨日見了,太子殿下擁有美好的品德,我為他感到高興。”
譙周點頭,道:“那好,你先進宅休息,我還要迎接其他客人。”
於是譙周吩咐長子譙熙招待羅憲進宅,他則繼續站在門口。
不久,又有人走來,等那人走近,譙周喜悅道:“吾之顏回來了!”
他口中的顏回,是他的門生文立。
文立,字廣休,益州巴郡臨江人。少時專攻《毛詩》、《三禮》,師事譙周,兼通群書。因為好學嚴謹,同門學子稱讚他為顏回。文立這個人忠貞清實,有思想有才幹。費禕任益州刺史時,他入仕為州從事,入朝為尚書郎,費禕開府後則為東曹掾。
文立向譙周禮拜,道:“先生,學生文立來的時間還好吧。”
譙周道:“還好,你是今日第二個來的,你猜第一個是誰?”
文立尷尬一陣,沒有回覆。
譙周道:“那我直說了,羅令則。”
文立笑道:“明明顏回是七十二賢之首,怎麼要讓於子貢了。奇了、怪了、罷了,輔佐太子殿下的人品德就是應該比我高啊。”
譙周道:“第一第二都不重要,只要能來為師這裡,就是為師的好學生,請進。”
於是文立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