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璿道:“這樣啊,那祖母現在身體如何?”
李密道:“託殿下之福,還好。”
劉璿笑了笑,道:“這哪裡是託吾之福,應該是託汝這個好孫兒呢。”劉璿放下手中的書卷,繼續道:“汝祖母需要飯菜、湯藥等皆可以告訴吾,吾命宮中之人送去。”
李密拜謝道:“謝殿下厚愛,我是接替高玩來服侍殿下的,不是來給殿下添麻煩的,且家中生活物品充足,祖母也健康,無須國家另外幫助。”
劉璿點了點頭,道:“那好吧,若有問題可以直接來找吾。對了,有一事吾想詢問一下汝的意見。”
李密道:“請殿下明示。”
劉璿道:“吾少時練就騎射,精通騎術,一天能射十頭野獸。所以吾一直都想跟大將軍一起北伐,可總是找不到機會,汝認為吾可以上前線嗎?”
李密認真想了想,道:“殿下,在下認為你不宜上前線。”
劉璿疑惑道:“為何不宜?”
李密道:“一來魏國已平定內亂,天下未變,今年沒有北伐的計劃。二來殿下是國家儲君,天下之重,關乎社稷。三來殿下才學兼備,坐鎮東宮更適宜更得天下人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璿頗為無奈,道:“看來所有人都是這麼認為的,只是吾不甘心啊。沒有建功立業,整天待在這皇宮中,太悶了。”
李密道:“我相信,殿下一定會有自己建功立業的那天。”
劉璿站起來,道:“走,一起去後院走走。”
李密也站起來,道:“臣遵令!”於是二人去往東宮後院。
今日九里堤。
九里堤,位於成都西北郊,是丞相諸葛亮主持修建的防洪水利工程,當時堤壩長度約九里,故得名九里堤。九里堤不僅解決了成都西北郊郫江又名柏條河)氾濫成災的問題,更能引水蓄水用於農田灌溉,使得周圍農田綠油,年年莊稼豐收,使這裡成為一片富庶之地。據說最早的時候諸葛亮只打算修三里堤壩,但是擋不住江水,所修堤壩全被沖毀,諸葛亮急了,於是四處尋訪治河的能人。一天,他在途中看見一位白鬍子老頭在河灘上跟幾個小兒壘沙石堆玩耍,就奇怪地走上前去,剛走攏卻不見老頭和小兒的身影,只剩下壘起的一條長形沙石堆,上面留下有“三、三、三”的字樣。諸葛亮圍著沙石堆看了半天,忽然眼睛一亮,恍然大悟道:“這不是郫江的地形圖嗎?‘三、三、三’不正是修堤的方案嗎?”他趕緊回去重新進行大堤設計,又親自挑選幾千精壯軍士來到郫江,很快修起一條長九里、寬九尺、高九尺的防洪大堤。到了當年秋天,洪水來襲,九里堤壩安然無恙,於是大功告成。九里堤即成為離成都最近的防洪水利工程。
將軍柳隱與數百名軍士,此時正在九里堤堤邊農田務農。
只見他檢視莊稼健康程度,對左右道:“戰時為兵,平時為農,這才能給國家與百姓減輕負擔。都看看這些農物有沒有蟲害,儘早發現,儘早解決。”
“諾!”左右皆道,於是各自分開檢查蟲害問題。
柳隱看著這片莊稼,不禁感慨道:“好懷念丞相,修了這九里提,豐美了這連綿數十里農田。丞相說成都是天府之土,也可以說是他親手創造的,堪稱偉大。”
這時有人走來,道:“柳將軍,你在感嘆什麼?”
柳隱往那邊一看,道:“向將軍。”原來走來之人是向充。
向充走到他身前,道:“將軍怎麼親自下地幹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