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存亡之秋> 第五章 定國策斂兵聚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 定國策斂兵聚谷 (2 / 4)

姜維道:“張將軍問到具體兵力投入,漢城和樂城,可各駐軍五千。陽安關口、漢壽葭萌關)、白水關、武興、興勢、黃金諸圍駐軍近萬,又在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等處設定圍城、駐軍。如敵來攻,再命一將率四萬人為機動部隊協助作戰,等待時機,反擊敵人。這樣我六萬大軍便可在漢中地區,聚殲敵十萬之眾。”

劉禪道:“姜愛卿,要在漢中集結六萬大軍,會不會兵力使用過多,造成其他地方兵力不足。”

姜維指著地圖道:“全國有十萬軍隊。除掉漢中六萬餘人還有約四萬人。閻宇萬人防備吳國。霍弋數千人鎮戍南中。八千羽林護衛成都。另留兩萬人駐於成都附近,隨時支援前線。如果敵人發兵二十萬眾遭遇國運之決戰,另可徵集全國男丁、女丁補充兵源、運輸。遙想當年先帝漢中之戰,不就是這樣的嗎,曹操提兵二十萬人又能如何,最終大敗而歸。”

劉禪點了點頭,對陳祗道:“尚書令,卿認為大將軍的計劃如何?”

陳祗站起來,鎮定道:“大將軍所言極是。陛下認為可行,臣就沒別的意見。”

張翼道:“若是如此計劃,戰事一旦開啟,六萬人集於漢中,四萬人在地方,若能精誠團結,擋住魏國來犯,同時約東吳在荊州、合肥出兵牽制,造成魏國三線吃緊,殲滅其一部或大部,很有希望。”

廖化道:“我看東吳就不指望了。荊州是偷襲而來,打了多少次合肥全部失利,對抗魏國,我漢國才是主力。”

董厥道:“只要能守住漢中諸重要關口,即可立於不敗之地,魏國來多少人都沒用。”

宗預道:“重要關口是必須要守住的,丟一個都很危險,特別是陽安關口。”

張表道:“我看守住陽安關口,整盤棋就活了,丟了陽安關口,漢中就可能不保,這個要絕對小心。”

姜維道:“是的,諸位說得都很對。”

商討一陣後,見眾人停下聲來,太子劉璿站起來,道:“父皇,眾將軍,吾雖是太子,但從未建功立業。如果真到了決定國運之際,能否讓吾加入前線,殺敵報國。”

見他認真模樣,劉禪卻笑了,道:“前線作戰,那是三軍將士乾的事,哪裡是汝太子乾的事,為何這麼激動。”

劉璿道:“父皇,此非一時激動,這一直都是臣兒之心願,卻從未實現。”

劉禪道:“那汝問問大將軍,看他怎麼說。”

劉璿走到姜維面前,行拜禮,姜維趕緊回禮,劉璿道:“大將軍,請帶吾參加決戰,吾精通騎射,可以做騎兵。”

姜維笑了笑,道:“前線作戰太過危險,若陛下允許,太子最多可以留於老臣身邊,參議軍事,不可單獨行動。”

劉璿激動地走到劉禪身邊,道:“父皇,大將軍已經同意了。”

劉禪道:“汝長這麼大還沒出過遠門,真是讓父皇不放心。汝若參加決戰,只能留在大將軍身邊做一參軍或監軍。”

劉璿道:“諾!臣兒一定聽從大將軍調遣。”

劉禪看著姜維,道:“那就這樣吧。”

姜維跪拜道:“臣領命,若有那一天,臣一定竭力保護殿下,效忠至死!”

劉璿也跪拜道:“謝父皇,臣兒一定戰場立功,報答父皇,報答國家。”

劉禪欣喜,請兩人起身。

劉禪再請諸將發言,陳祗、夏侯霸、董厥、張翼、廖化、張表、宗預等皆無異議,看來眾將是接受了。

不久,劉禪批准新計劃,命令姜維負責具體佈置。

至此,從後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魏延鎮守漢中開始,到季漢景耀元年公元258年)胡濟都督漢中為止,持續四十年之久的國家漢中防禦體系終究發生了改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