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想了想,道:“其實學生心裡很沒底,大概三分吧,但如果努力了應該能有五分。”
譙周道:“五分把握,再加我這篇介紹信,至少就有七分了。”
陳壽道:“如果到了用介紹信的時候,那基本已經是勝券在握了,應該是十分。好了先生,學生現在要走了,等回來後再感謝你。”
譙周道:“我估計葛侯車隊不會走得太快,你不用太趕,路上注意安全。”
陳壽道:“明白,告辭!”陳壽道後便離開了。
譙周回到家中坐下,譙熙見他眼神迷茫,道:“父親,你怎麼了,是不是覺得葛侯看不上陳壽,陳壽此去只是白跑一趟。”
譙周搖了搖頭,道:“不然,依我之見,諸葛瞻會接納陳承祚。”
譙熙不解,道:“那是好事啊,父親為何還一臉迷茫,不斷搖頭。”
譙周愣大眼睛看著他,道:“你怎麼一點腦子都沒有!我是因為諸葛瞻不願接納他而困惑嗎?我是因為諸葛瞻並非良主而悲哀,現在清楚了嗎!”
譙熙更為感慨,道:“父親,可是葛侯在民間聲望很大,他也希望自己能像他父親一樣為國奉獻,為何在你這裡他就不是良主了。”
譙周道:“很簡單,你覺得你和我比如何?”
譙熙道:“兒自然是不如父親。”
譙周道:“這就對了,父親只能給兒子生命,兒子能達到怎樣的高度,關鍵看他有沒有天賦,或者說有沒有天命。諸葛瞻被刻意捧得太高,就像一隻翅膀還沒長成的鳥,稍有不慎,只會摔在地上。至於以後到底如何,你我等著瞧吧!”
譙熙道:“這,兒還是不太明白。”
譙周閉著眼睛,調整呼吸,道:“愚鈍之人只配去書房閱讀典籍,增長智慧。”
見父親這麼說,譙熙面色黯然,只得去書房了。
這天,尚書令董厥被招入宮中,與皇帝劉禪討論國家大事。
劉禪把文書放於案上,道:“董愛卿啊,汝提出的蜀人治蜀的方案,吾認為可行。就像汝說的,荊州人應該和蜀人一起治理國家,這樣才能長久。所以這個提拔人員名單,準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董厥趕緊拜道:“謝陛下!蜀人治蜀一定要實施,這樣國家才能更穩定,更強大,才更有希望。”
劉禪嘆了口氣,道:“希望?吾看很渺茫,吾這輩子只能做蜀主嗎,而不能坐天下之主?”
董厥道:“陛下,臣認為陛下能做天下之主,只是不知天意與國運變化。可先為蜀中之主,若天命來臨自然君臨天下。”
劉禪無奈一笑,道:“罷了,堅持努力,期待天命。”
董厥道:“陛下,臣今日還要上書。”他說後,拿出文書。
劉禪拿到一看,驚訝,道:“卿建議以吾五子劉諶為北地王,六子劉恂為新興王,七子劉虔為上黨王,這又是何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