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瞻道:“劉太守,陛下接到你的上書,書中言巴西有很多流民,可我一路走來是一個也沒看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劉幹道:“葛侯,正如你所見,巴西確實沒有什麼流民。”
諸葛瞻道:“那就怪了,那你為何要以流民之名上書朝廷呢。”
劉幹走出座位,道:“實不相瞞,閬中城裡的情況還好,但一離開閬中,或者說在巴西其他七縣,情況就不那麼好了。而我只是以流民之名讓朝廷派人過來看看,需要治理的不是流民,而是巴西境內的窮苦人。”
諸葛瞻道:“這樣說更妥當,窮苦人我倒是看到不少,也多虧能遇到一個人。”諸葛瞻說後看著身後,接著道:“那就是我身後這位,陳壽,陳承祚。”
陳壽立馬走出,先是自我介紹,然後把今日和葛侯相遇、經歷,告訴於劉幹、王化。
劉幹、王化聽後大為感慨,終於明白葛侯為何會遲來了。
樊建道:“葛侯,宗將軍和我,以流民之名從成都而來,等到了這裡才發現國內的問題大大出乎我等的意料。”
宗預道:“問題非常嚴重,看得我很是痛心。”
諸葛瞻道:“如果不是今天陳承祚帶我去鄉里,我真不知道問題會如此嚴重。走進一家民舍,一家人連兩件成人衣服都沒有,糧食也少得可憐。這僅是一家,想想全鄉里,全郡縣,乃至整個國家,到底有多少窮苦人。我身為國家大員,穿著國家的官服,拿著國家的俸祿,若不能為百姓做實事,實在是有愧於國家,有愧於天子,有愧於蒼生啊!”
劉幹道:“葛侯所言極是,現在的問題確實是深入骨髓般嚴重了。”
王化道:“這不是葛侯一個人的事,這是全國君臣上下都應該重視的事。”
諸葛瞻道:“導致國民越發窮困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我一路上和陳承祚交談甚多,現在由他來說。”
陳壽道:“我認為是戰爭導致的現狀,數十年延綿不斷的戰爭使得百姓越發艱難。戰爭需要花費大量錢,那這錢從哪裡來?”
說到這,陳壽對旁邊一個小吏道:“兄弟,手上有錢嗎,借我一用。”
小吏從包裡掏出二枚,交給他,陳壽道:“葛侯,還有諸位,這是二枚錢幣。看看這錢品質如何,自然是不太好對吧,甚至可以形容為劣質。為何國民會使用這種劣質的錢,是因為國家缺錢,百姓自然更沒有錢。國家為何會缺錢?因為大把的錢用在了連年的北伐上,所以剩下的錢就只有這種劣質品了。諸位可知這幾十年來因為戰爭,國家從百姓手上收走了多少錢嗎?早在建安十九年之時,先帝從雒城來到成都,佔領成都後為了對手下文武進行賞賜,把成都的府庫用盡,造成軍費嚴重不足。先帝為此很頭疼,劉巴看到後給先帝出主意,發行一種新的銅幣取名直百錢。這個直百錢可了不得,一個可以兌換一百個五銖錢。而它的重量只有五銖錢的三倍,賬面價值卻達到百倍,這是不合理的。然後鼓勵當地的商戶、大族進行兌換,直百錢便成為民間貿易錢幣。僅用幾個月時間就讓成都的府庫充實了。”說到這裡,陳壽將自己包裡的直百錢放在案几上。
放好後,陳壽繼續道:“隨著夷陵戰敗、先帝去世,我國國力巨降。丞相修養數年後要北伐,北伐的錢從哪裡來,當時府庫裡的錢幾乎用盡,於是又發行一種錢幣叫太平百錢。太平百錢的名字很好聽,呼籲天下太平,但實際上是因為戰爭第二次徵收百姓的錢。這個太平百錢的品質不如直百錢,重量大概只有直百錢的三分之一,製作較為粗疏,但面值與直百錢相等。於是要求民間貿易全部由太平百錢結算。和東吳等國外交易則用蜀錦、蜀馬結算。逐漸國內的五銖錢和直百錢越來越少,更劣質的太平百錢越來越多,造成國內物價上漲,百姓心裡有苦說不出。後來丞相去世,國家停止對外戰爭,一些地方便出現了暴亂。”陳壽從包裡拿出一個太平百錢放在案几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陳壽接著道:“這樣就完了嗎,沒有!到了延熙年間,大將軍連年北伐,府庫裡的錢又不夠,軍費從何而來?於是發行第三種錢幣叫定平一百。這個定平一百的品質還不如太平百錢,它又薄又小,重量大概只有太平百錢的三分之一,錢上的文字很多都看不清,甚至有些為了所謂的使用方便根本就不刻字,而面值卻與太平百錢相等。為何會發行品質這麼差的錢幣,因為國內已經沒有可以用於生產錢幣的銅料了。於是又鼓勵民間使用定平一百,這樣再次導致物價上漲,錢不值錢,百姓用這種非常劣質的錢無法維持生活。在多年北伐沒有任何成效,國家又不斷揮霍國力的情況下,造成百姓窮苦潦倒的現狀。”陳壽說後將剛才那位小吏給他的定平一百,也放在案几上。
陳壽指著案几道:“這就是幾十年來國家錢幣的發展現況,我再拿一個後漢五銖錢來,可以對比一下五銖錢、直百錢、太平百錢和定平一百這四種錢幣的區別,是不是品質越來越差了,是不是錢更不值錢了。而錢幣的質量越差,說明這個國家的國力越發衰退。”
諸葛瞻、樊建、宗預、劉幹、王化等走到案几前圍觀,看著四種錢幣的變化,都感到不可思議。
眾人歸位後,陳壽道:“除了百姓用這麼劣質的錢幣生存困難,更有連年用兵造成國內糧食與人口的消耗,而我國是小國,這樣是耗不起的。造成如今鄉田荒涼過半,鄉里多為老年小孩。百姓的家裡除了一張床,幾個破舊農具碗筷,再沒有多餘的用具。而這顯然已經不是巴西一個郡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的問題。若再這樣持續下去,或許敵人未進犯,國內首先就亂了。這不是危言,而是失去民心、發生大難前的忠告。”
陳壽看著諸葛瞻,道:“葛侯,我說完了。”
諸葛瞻道:“等等,你還沒說完。你再說說如今朝廷應該怎麼辦,才能改變這樣的國情。”
陳壽道:“維持至少十年和平,減少徵兵役,使男丁回到田地,減免百姓賦稅,幫助農田生產,鼓勵多生小孩,改善錢幣質量,增多他國貿易,從上而下崇尚勤勞節儉、清明樸素之風。等十年之後,國力恢復,若魏、吳二國國內發生劇變,再出兵佔領關中或荊州,這樣我國才可以從一個地處西蜀的小國變為一個跨有數州大國。”
諸葛瞻聽後甚為滿意,道:“陳承祚分析縝密周詳,充滿道理,說實話我真不想戰爭,若能十年甚至二十年休養生息,輕徭薄賦,全力發展國力,那多好啊,那才有前途。而今日我看到的這一切,都太令人心寒了,等我回成都後會如實向陛下稟報。現在天下三分,我國最弱,若我等再不努力,國家就再沒復興希望,我等將變成歷史之罪人,還請諸位一定要重視起來。”
眾人聽後皆拜向諸葛瞻,於是眾人繼續分析如何治蜀,如何恢復國力。
諸葛瞻來到巴西,陳壽為他分析國情,眼前的困境使得諸葛瞻大為感慨,那麼今後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張蔡之風曰釋譏。
喜歡存亡之秋請大家收藏:()存亡之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