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諸葛尚、諸葛京和諸葛顯走到他身前,於是諸葛均帶著三個孩子,再次祭拜諸葛亮。
只見這時,一陣淒涼之風吹來,八百桑樹,簌簌沙沙,猶如悲鳴。
皇宮。
太子很快返回東宮,見到了自己的父皇。
劉禪讓他坐下,笑著問道:“太子啊,聽太子僕蔣顯說,汝去參加丞相祭祀了?”
劉璿道:“是的父皇,臣兒今日和尚書僕射、大將軍等一起祭祀已故丞相。”
劉禪略微點頭,道:“其實吾應該搞公祭是吧。”
劉璿跪拜道:“臣兒知錯了,以後不會再參加這種活動了。”
劉禪見況起身將他扶起,道:“汝看看汝,吾沒有責備汝的意思呀。汝有何錯,回頭吾和幾個臣子商量一下,看看此事能否通融。”
劉璿道:“謝父皇。”
劉禪道:“汝回來就好,吾最不放心的就是汝,汝可是國家的未來,如果國家沒有了汝也就沒有了未來。既然汝已經回來,吾就可以回去了。”劉禪道後便走了。
新一日,上朝。
劉禪道:“吾打算追諡前朝將軍,也就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龐統。之前和姜大將軍、董尚書令有討論過,雖然董尚書令現在不在朝堂,但這事依然不能暫緩,那就由姜大將軍、樊侍中,諸葛愛卿與尚書檯幾位尚書繼續商議吧。”
幾位領令後,劉禪繼續道:“侍中張紹。”
張紹出列,道:“陛下,臣在。”
劉禪道:“董尚書令上報都安堰前線人手不足,請求朝廷給與支援,卿明日帶一千軍士前去都安堰,協助董尚書令。”
張紹道:“臣張紹遵令。”
又一日上朝,姜維等人將整理好的追諡先帝時期五名將軍的諡號表上交於皇帝劉禪。
劉禪拿到上表,看後,表情顯得不滿,於是看著姜維,道:“姜愛卿,這表是尚書檯諸位共同商議的嗎?”
姜維道:“陛下,是的。”
劉禪道:“不太合適吧。”
姜維疑惑道:“請問陛下,哪些不合適?”
劉禪道:“諡號是用於評價一個人的功過是非,而一個人無論褒與貶,善與惡,給出的評價一定要合理與中肯。而吾眼前的文字都太美了,並不合適。”
劉禪看著諸葛瞻,道:“諸葛愛卿。”
諸葛瞻道:“陛下。”
劉禪道:“這表卿拿回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