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敬酒道:“謝吳皇抬愛,我二人是為和睦二國關係而來,至於自身職位大小並非特別看重。”
常忌道:“若漢、吳二國能長久聯合,一同剿滅魏賊,在下就是僅做一平民也會知足,何求高官與厚祿。”
孫休道:“常副使此言差矣,既要剿滅魏賊,也要高官厚祿,國事家事雙豐收嘛!”
常忌笑著又敬孫休。
吳國的晚宴,一直持續到了很晚。
一日,成都營門口。
營中來個人叫裴越字令緒,司隸河東郡聞喜人)。因為監軍王含遠在漢中樂城,所以皇帝劉禪安排裴越做督軍,負責協同姜維治軍。
看著正在操練中的軍士,姜維道:“裴督軍你看,我朝主力,氣勢如何?”
裴越看著上萬名操練中計程車卒,道:“大將軍治軍,氣勢如虹,只惜恨少啊。”
姜維道:“督軍此言差矣,軍隊在精不在多。如果單論人數,當年黃巾數十萬之眾,也不過是一群烏合。”
裴越道:“那是,大將軍說得有理。”
兩人回到樓閣中。
裴越道:“大將軍,陛下讓末將來做督軍,而這些日子你都在軍營,沒去尚書檯處理公務,這樣下去,真的好嗎?”
姜維聽後眼神猶豫片刻,又鎮定道:“我是將軍,就得治軍。至於尚書檯,那是尚書令該去的地方,我總去那裡,也影響別人,不是嗎?”
裴越略微點頭,道:“話雖如此,總覺得有些顧慮。”
只見這時來忠走來,道:“大將軍,張翼字伯恭)、廖化字元儉)、宗預字德豔)三位將軍來了。”
一聽是三位老將軍來了,姜維馬上接待。
話說張翼、廖化、宗預三位將軍為何今日一同來軍營,其實是有些看不慣最近宮中的變化。宮中有什麼變化?最近每次上朝,皇帝劉禪更親近黃皓、樊建、諸葛瞻字思遠)等人,對武將只是簡單過問,甚至有時直接忽略,這讓眾武將感到很奇怪。
帶著種種疑問,三位將軍一同走到了營門口。
見姜維正在前堂,三位將軍都很激動,宗預道:“大將軍,我聽說你最近一個多月都在軍營,怎麼不去尚書檯工作。”
廖化道:“是啊,大將軍知道現在外面怎麼說的嗎,說尚書檯由葛侯管制,以後國家將再不打仗了!”
張翼道:“這不荒謬嗎!這個靠父親關係上位的諸葛瞻如果一統朝政,你的地位還保得住嗎?國家的安全還能維持嗎?”
見眾將非常激動,姜維倒是很淡定的讓諸位先坐下,然後道:“諸位老將軍這是怎麼了,年紀都比我大,應該淡定人間事,為何如此激動呢。我明年也六十,說白了我等都老了,陛下想扶持新人上位是大勢所趨,而葛侯出身優良,三十餘歲,尚書檯早晚是他的,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宗預道:“可是他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什麼功勞,怎麼又要升職呢。”
姜維道:“那宗將軍就說錯了,思遠最大的功勞就是忠誠,他會像他父親一樣忠誠於陛下,鞠躬盡瘁,這點你我都很清楚。”
廖化道:“那難道我等老將不忠心嗎?我以前是關羽將軍的部下,後來荊州戰敗,我被吳人掠去,奮力歸國,直到今日。旁邊宗將軍,隨張飛將軍一路平定蜀地與漢中。還有張翼將軍,先帝佔領成都後就一直效命,我等為國效命四、五十年了,難道不忠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