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經歷了安平王襲爵和西河王病逝二事,使得整個皇宮顯得有些沉悶,而最沉悶之人包括太子劉璿。劉璿雖然精心照顧三弟劉琮,卻依然沒能挽回弟弟,這讓他的內心受到打擊,整日鬱鬱寡歡。
當劉禪發現劉璿的狀況後,沒有直接去安慰,而是召光祿大夫譙周入宮,命他去東宮。
譙周領命後,帶上少子譙同,一同前去,便是今日。
此時皇宮,譙周、譙同已經走進宮門。
走往東宮的路上,譙周道:“老三,你可知家父為何帶你而不是你的二位哥哥。”
譙同想了片刻,道:“因為我與父親性格最像,所以父親想把更多見解、學識傳授於我。”
譙周停下腳步,看著他道:“沒錯,你大哥太憨,二哥太庸,只有你像我。但你要知道,如果你想達到我的高度,光像我學習還不行,還得研習更多古今知識,分析世間變幻,這樣你才能達到一定的高度。”
譙同拜道:“兒謹遵父親教誨。”
譙周看著前方,道:“這條道一直向前走便是東宮。你又可知陛下為何命我去安慰太子。”
譙同道:“父親在二十多年前做過太子家令,長期教導太子,所以你與太子除了君臣關係,更有師生情誼。”
譙周道:“是的,看來我沒看錯你。你名同,同這個字和我的周很接近,或許也就只有你能接近我的學問吧,走!”
於是二人走去東宮。
忽然,颳起一陣風。
風或許不大,但卻使道路旁的一棵大樹,搖擺搖擺,咯吱咯吱。
須臾間,又一陣風颳來,比剛才的稍大一些。而這大樹便招架不住,瞬間折成兩斷,攔腰栽於道路。
灰塵遍佈滿天,鳥雀驚駭奔飛。
路上的譙周、譙同二人皆被驚嚇。
譙同抱起父親往後退了數步,才免於被枝幹擊中,被灰塵吞沒。
而大樹栽倒之處正前方數十步之距離,便是東宮宮門。
當一切又平靜下來,灰塵消散不見,譙熙、譙同從驚嚇中得到緩和,二人看著眼前的情景,譙同道:“父親,你沒事吧?”
譙周推開譙同,走到斷樹前,感慨道:“一陣風罷了,其他小樹花草皆完好無損,唯有這大樹偏偏自折,這是為何呢,難道是天意!”
見父親感慨,譙同走到他身邊,道:“父親,你驚嚇過度了。”
譙周又盯著他,道:“什麼驚嚇過度,亂講!你父親好好的。”
只見一些軍士跑來圍觀,一些宮人在周圍議論,甚至宮女也停下,躲在一旁偷窺。
又緩了片刻,譙同道:“繞過此樹,去前方東宮吧。”
譙周道:“前方是東宮?”他向前一看,果然不遠處就是東宮宮門。只見這時譙周挺立於樹前,仰天長嘆,道:“東宮不想去的,我倒想去東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