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年末,洛陽。
一日,鍾毓、鍾會接到大都督大將軍司馬昭之令,前往大將軍府。
此時兩人乘一車輦,上路。
車上,鍾毓拉開窗簾,看著窗外,等他放下窗簾後,對他旁邊鍾會道:“士季,今日大都督讓你我兄弟一同前往,你可知何事?”
鍾會想了片刻,道:“若沒猜錯,定與軍情有關。”
鍾毓摸了摸鬍鬚,道:“我聽說姜維已經撤兵,難道又回來了?”
鍾會笑道:“那倒不至於,或許是大都督想對蜀用兵。”
鍾毓面容嚴謹,道:“姜維驕狂已久,討伐並非易事。再說昔日武帝、曹子丹、曹昭伯三度伐蜀,皆未成功。甚至太傅司馬仲達也奈何不了諸葛亮。我看呢,現今並不是對蜀用兵的最好時刻。”
鍾會聽後笑著搖頭,沒有再說什麼。
二人來到大將軍府。
司馬昭、主簿師纂、心腹賈充、荀勖、邵悌、官騎路遺等人皆在堂中。
師纂將西線近日軍情彙報於司馬昭,對於鄧艾無法消滅姜維的現狀,司馬昭感到不滿。
見況,路遺道:“公,蜀將姜維實在可惡,若進攻不成,不如讓我做刺客,赴沓中行刺姜維。”
司馬昭道:“你要行刺姜維,就如當年行刺蜀將費禕那般!”
路遺道:“正是。”
荀勖反對道:“大都督,不可行刺。”
司馬昭道:“為何不可?”
荀勖道:“明公以至公之道治理天下,應該舉正義之師討伐叛賊,而用行刺之法,這不是以德服人的道理,也不能為四海之人做標榜。”
司馬昭微微點頭,道:“言之有理,以後皆不可再提行刺一事。”
這時鐘毓、鍾會走到堂中。
見二人來了,司馬昭道:“這是今日收到徵西將軍鄧士載發來的文書。”道後,他將文書交於二人。
鍾毓閱後,道:“徵西將軍拒絕進兵沓中,看來目前沒有能力消滅姜維,姜維也同樣沒辦法擊敗徵西將軍,敵我之間便只能在隴西一帶進行對峙。”
司馬昭聽後看著鍾會,鍾會把文書還上,道:“大都督,在下的看法,與兄長並非一致。”
司馬昭聽後楞了一下,道:“再世張良果然與眾不同,快快說來。”
鍾會走到地圖旁,指著道:“諸位請看地圖。淮南平定歸來,已有五年,如今政局穩定,兵源軍械,糧草物資,皆為充足。這樣的局勢下,我國與蜀國的最終決戰,便可以來臨了。”
司馬昭道:“士季繼續說來。”
鍾會道:“大都督你看,姜維在沓中屯田,而沓中與漢中相距數百里,與成都更是千里之遙。姜維就算是一頭野獸,也不過是被長期困在沓中的困獸。此時徵西將軍鄧艾在狄道,雍州刺史諸葛緒在祁山,再加上都督關中的司馬將軍,三股力量對付姜維及漢中,便完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