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存亡之秋> 第八章 三路大軍備伐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章 三路大軍備伐蜀 (4 / 5)

之後的日子裡,司馬昭與鍾會加快軍事部署,伐蜀之戰的主要將軍名單、兵力配置情況、進軍路線問題,全部明朗,具體情況如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魏國組建三支大軍伐蜀。

西路軍,即隴西軍,由徵西將軍、假節、都督隴右諸軍事、鄧侯鄧艾統領。

西路軍主要將領包括:司馬師纂,惠唐亭侯鄧忠,天水太守王頎,隴西太守牽弘,金城太守楊欣,殄虜護軍爰邵,將軍田續、段灼、樊震等。

總兵力為三萬餘人。又命鄧艾招募隴西羌胡兵,擴充實力。

西路軍作戰路線:自隴西狄道南下,向甘松、沓中進軍,目的牽制姜維,伺機消滅一部。

中路軍,即祁山軍,由雍州刺史諸葛緒統領。

中路軍主要將領包括:將軍龐會,另有南安、廣魏、安定、武都和陰平各太守。

總兵力為三萬餘人。

中路軍作戰路線:自祁山南下,向武街、陰平橋頭進軍,目的斷絕姜維歸路,切斷沓中蜀軍與漢中蜀軍的聯絡,並在之後聯合西路軍,消滅姜維。

東路軍,即關中軍,由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東武亭侯鍾會統領。

東路軍主要將領包括:司馬監軍)衛瓘、夏侯鹹,鎮西將軍府長史杜預,主簿鄧殷,參軍羊琇,功曹向雄,參軍皇甫闓,前將軍李輔、護軍胡烈及子胡淵、護軍將軍荀愷、牙門將軍許儀、將軍句安、王買、田章、賈輔、王起、鄧敦等。

總兵力為十二萬人。又命鍾會招募關中羌胡兵,擴充實力。

中路軍作戰路線:自長安出發,由斜谷、駱谷、子午谷三道南下,目的直取漢中。伺機南下,再取成都。

偏師,魏興太守劉欽率萬人,自魏興出發,經子午谷到達漢中,佔領子午谷南口,與中路軍完成會師。

三路大軍西路軍、中路軍、東路軍),一路偏師,共約十九萬人,另外又招募隴西、關中地區羌胡兵,使伐蜀大軍兵力約為二十萬人。

另外司馬昭在洛陽地區留守將士十萬,一來預防吳國北伐,二來隨時增援前線。

至此,伐蜀大軍的攻擊兵力及留守後備,總計三十萬人。

可以說魏國一半以上的兵力和半數將帥,皆集中到這場伐蜀之戰。

司馬昭為了樹立個人威望,為了達到更高的政治目標,可謂下了血本。

此時,蜀中陳壽家。

父親的去世,對陳壽打擊太大。

辦完後事,陳壽自己也病倒了,臥床不起。

又因陳母年老體衰,於是養女小七負責照顧陳壽及陳母。

陳母的老年病,還可以控制,但陳壽之病是精神打擊,難以控制。

陳家請來醫者來為陳壽看病,醫者說陳壽病在心裡,只等時間長了自己恢復,服藥可輔助治療,於是醫者給陳壽開了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