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存亡之秋> 第九章 疑統帥諸葛亮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章 疑統帥諸葛亮廟 (3 / 4)

眾人彙集於此,只因這裡是諸葛亮墓。

大約三十年前,季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率領約十萬漢軍揮師北伐,軍至渭水,遭遇魏將司馬懿。司馬懿率領魏軍以防守態勢,阻遏諸葛亮進攻。諸葛亮於是紮營五丈原,與司馬懿進行持久戰。漢軍與魏軍相峙百多日後,諸葛亮積勞成疾,於八月病逝於五丈原。

按照諸葛亮生前要求:‘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於是漢軍撤退後,諸葛亮被安葬於定軍山。

諸葛亮為何選擇安葬地為定軍山而不是成都或別地,因為定軍山在漢中,屬於前線,他這麼做便是為了激勵將士,堅持北伐,不要忘記中興國家的重任。

又因諸葛亮的要求,安葬時,冢墓僅夠放下棺材,棺中就穿他平時穿的那件衣服,也不用陪葬什麼物品,一切從簡。

不過,朝廷擔心將來可能面臨的盜墓行為,所以諸葛亮的遺體並非葬於此處。皇帝另選壯士將諸葛亮安葬於隱蔽之地,據說皇帝后來還將這幾個壯士全部殺掉,以免訊息洩露,後來便再沒人知道諸葛亮遺體安葬的準確位置。所以定軍山下的這個諸葛亮墓,其實是一個衣冠墓。

話又說回來,此時眾人站於諸葛亮墓的墓碑前,進行祭拜。

完畢,眾人站成一圈,開始商議具體修建祠廟的事宜。

傅僉道:“向尚書,快給諸位說說如何修建祠廟吧,我等與百姓等待這一天快三十年了。”

向充道:“好。”向充在案几上鋪開一張圖,上面展示諸葛亮廟的修建設計。向充指著圖紙道:“諸位請看,祠廟以墓為中心,修成一座八卦圖樣的廟宇,之前墓上種植二株桂樹,即護墓雙桂,這意為丞相輔佐兩朝皇帝。如今以雙桂為中心,四周植上五十四株柏樹,意為丞相陽壽五十四歲。然後以八卦圖樣來修建各大小殿堂、東西廂房、其他小亭、護欄、景觀等。”

蔣斌道:“那首先從哪部分開始修?”

習隆道:“先從大殿,大殿修好再修小殿,然後陸續修建其他房室、景觀。我預計至今年秋,大殿建成之際,這裡便可迎來祭祀丞相的百姓,從而約束私祭的行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含道:“那什麼時候種植五十四株柏樹?”

向充道:“清明之際,在下與諸位一同種植。”

柳隱道:“好,諸位將軍一同努力,早日將祠廟建好,最好在中元節那日,諸位一同於大殿祭祀丞相。”

傅僉道:“這個提議好,那速速開工吧。”

於是向充、習隆帶領漢中將士,正式開修諸葛亮廟。

曹魏方面,鍾會離開京師洛陽,前往長安建立鎮西將軍府。隨他一同前去的還有養子鍾邕、長史杜預、主簿鄧殷、參軍羊琇、功曹向雄等隨從。

鍾會等人剛走,曹魏衛尉辛毗之女、太常羊耽之妻、才女辛憲英把侄子秘書監羊祜叫來,問道:“侄兒,我聽說鍾士季離開洛陽,向西而去,這是為何?”

羊祜道:“叔母,鍾將軍奉命伐蜀,所以去長安整軍。”

辛憲英道:“鍾士季雖有謀略,但處事恣意放肆,這不是長久為人下屬的態度,我怕他會有異志。”

因為鍾會長期受司馬昭寵信而好忌妒賢能,羊祜因此很害怕鍾會,聽叔母這麼一說,羊祜感到震驚,趕緊勸道:“伐蜀是國家大事,鍾將軍是朝廷任命的伐蜀元帥,這些都是已經商定之事,叔母不必多說了。”

見他緊張,辛憲英讓其坐下,叫人看茶,緩了一陣後,道:“叔母不是嫉妒他,更不是擔心他完不成大事,只是我太瞭解他這個人了,跟著司馬公多年後,雖說立功不少,但野心是逐年增大,所以這次才會主動請纓,出征長安。我現在老了,早已看淡生死,只是我擔心將來鍾會作亂,而使大禍牽涉家族。”

羊祜聽後感到為難,不知如何回覆。

見況,辛憲英接著道:“你是真不明白還是假不明白,你不看看你的堂弟,我的兒子羊稚舒羊琇)被鍾士季任命為鎮西將軍參軍,隨他一同去了長安。我勸了他多次都不能改變,你是否有辦法阻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