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道:“諾!”於是杜預將姜維等人的將軍符印依次歸還,這讓姜維等人很驚訝。
鍾會忽然笑著道:“姜將軍,止戰之日,從此你我,皆乃魏臣。一路勞累,可先回帳休息。將軍麾下數萬將士,我皆會妥善安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姜維道:“謝鍾將軍。”
鍾會道:“杜長史,安排宴會,今夜我要犒勞三軍將士。”
杜預道:“遵令!”
姜維離開中軍營帳後,鍾會持筆撰曰:賊姜維、張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臣輒遣司馬夏侯鹹、護軍胡烈等,經從劍閣,出新都、大渡截其前,參軍爰青彡、將軍句安等躡其後,參軍皇甫闓、將軍王買等從涪南出衝其腹,臣據涪縣為東西勢援。維等所統步騎四五萬人,擐甲厲兵,塞川填谷,數百里中首尾相繼,憑恃其眾,方軌而西。臣敕鹹、闓等令分兵據勢,廣張羅罔,南杜走吳之道,西塞成都之路,北絕越逸之徑,四面雲集,首尾並進,蹊路斷絕,走伏無地。臣又手書申喻,開示生路,群寇困逼,知命窮數盡,解甲投戈,面縛委質,印綬萬數,資器山積。昔舜舞干鏚,有苗自服;牧野之師,商旅倒戈;有征無戰,帝王之盛業。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用兵之令典。陛下聖德,侔蹤前代,翼輔忠明,齊軌公旦,仁育群生,義徵不譓,殊俗向化,無思不服,師不逾時,兵不血刃,萬里同風,九州共貫。臣輒奉宣詔命,導揚恩化,復其社稷,安其閭伍,舍其賦調,弛其徵役,訓之德禮以移其風,示之軌儀以易其俗,百姓欣欣,人懷逸豫,後來其蘇,義無以過。
通俗意思為:敵賊首姜維、張翼、廖化、董厥等為避免滅亡而逃走,想要直接去成都。臣派司馬夏侯鹹、護軍胡烈等人率軍,途過劍閣、穿過新都、大渡趕在他的前面堵截,參軍爰青彡、將軍句安等人率軍在後緊追,參軍皇甫闓、將軍王買等人率軍從涪縣南攔腰截擊,我則佔據涪縣為東西二路增援。姜維等統領步兵、騎兵四五萬人,身披堅甲並手持利器,阻塞了河道,填滿了山谷,數百里之間首尾相連,憑藉軍隊眾多,想向西轉移。我命令夏侯鹹、皇甫闓等率軍佔據有利地形,張開大網,在南邊截斷他們逃亡吳國的通道,在西面堵住他們回成都的大路,在北門阻斷他們出逃的小徑,我軍從四面合圍,首尾並進,大小路全部切斷,他們便走投無路。我又親手書寫告示進行釋出,開導並給他們指出其生還之路,眾賊寇困窘逼迫,明白大勢已去,只得卸甲和放棄兵器,覆面自縛而投降,我軍收繳的印綬數以萬計,輜重糧草堆積如山。從前虞舜揮舞盾與斧,使得苗氏臣服;周武王陳兵牧野,商朝的軍隊都反戈伐紂;有徵戰而無交戰,是帝王盛大的業績。保全敵國為上策,摧毀敵國為下策;保全敵軍為上策,摧毀敵軍為下策;這是用兵的最好策略。陛下胸懷聖德,堪比前代聖君,宰相忠心輔佐,賢明與周公旦相同,陛下哺育廣大民眾,討伐不義之徒,民俗相異的民眾嚮往朝廷的教化,無人不想順服朝廷,王師出兵征伐沒有超過既定日期,將士的兵器還沒沾上血跡,就讓萬里之地得到統一,天下九州貫通一體。我奉命前去宣揚朝廷詔命,顯示朝廷的恩德教化,恢復巴蜀的秩序,安撫民眾與軍隊,免除民眾的賦稅,減輕其勞役,用道德禮儀教導他們改變風氣,向其展示法則與儀制,以此改變他們的舊俗,百姓因此歡喜,人人心懷安樂,這就像困境後的復生,這樣的仁義,獨一無二。
鍾會寫完《蜀平上言》,交於四位僚屬,杜預、羊琇、鄧殷、向雄閱讀,並道:“諸位與我八月從洛陽誓師,十一月深入蜀地,三月來橫掃西部,終獲勝利,今將上言,彰其功勳。”
杜預樂道:“祝賀鍾將軍平定巴蜀,立下千秋功業。”於是四人皆祝賀鍾會。
鍾會道:“今日獲勝,非我一人之功,乃諸位與三軍之功也。勝利之日,且一定要約束軍隊,善待蜀人,使蜀人徹底心服。”
杜預等四人道:“諾!”
降軍方面。
姜維與五萬漢軍將士,被安排駐於涪縣附近的幾座軍營中。
一間房舍,廖化道:“大將軍,我軍已奉命降於鍾會,之後鍾會會如何對待降軍,是否會像昔日白起。”
姜維道:“以前夏侯霸老將軍在時,常提及鍾會,說鍾會是北方名士,聰慧蓋世。而如今國家覆滅,功業已成,他怎會去做白起之事而毀其名譽。”
張翼道:“鍾會說要開宴慶賀,又派人傳話邀我蜀軍將領前去赴宴,此為何意?”
姜維道:“鍾會如此作為,當為收買人心。畢竟這位潁川名士初到蜀中,他想得到蜀人支援,便可將蜀中之軍佔為己有。”
董厥道:“鍾會手握十五萬雄兵,又新得五萬蜀兵,二十萬之眾,足以稱雄一方。”
姜維想了想,道:“目前並不知鍾會心中所想,是否有割據巴蜀之心。”
李密道:“我記得之前洛陽密探回報,鍾會出兵之前,魏國諸名士並不看好他,擔心其內懷野心,事成之日或將謀反。司馬昭力排眾議,堅持用他。而如今名揚巴蜀,是否謀反,不久或將顯露。”
姜維看著眾人道:“若鍾會在蜀地謀反,我認為形勢或將有變。”
眾人一聽,眼前一亮。
鄧艾進入成都,佔據蜀宮,大肆封賞季漢舊臣與魏國將軍。姜維接到詔令,無奈率軍北上涪縣,向鍾會投降。鄧艾有定蜀之功,鍾會有納降之勞。二人功勞雖不相同,然能協力平定巴蜀,還算相處和諧。然而功成之後,人心難測,鄧艾與鍾會之間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鄧艾治蜀鍾姜論。
喜歡存亡之秋請大家收藏:()存亡之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