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存亡之秋> 第五章 晉代魏室羅與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 晉代魏室羅與霍 (1 / 5)

東吳永安七年264年),七月二十五日。

吳軍兵敗白帝城後沒多久,吳帝孫休發病去世,年僅三十歲。

烏程侯孫皓被擁立為帝,時年二十三歲,大赦天下,改元元興。

再看白帝之戰的四位吳軍將領,在孫皓繼位後的情況。

鎮軍將軍陸抗加為鎮軍大將軍,領益州牧。東吳沒有實控益州之地,性質為遙領。

撫軍將軍步協不久病逝,弟步闡繼業為西陵督。

徵西將軍留平,升任左將軍。

建平太守盛曼,後事不詳。

曹魏鹹熙元年264年),八月三日。

魏廷任命司馬昭長子中撫軍司馬炎為副相國,與他父親相國司馬昭共掌朝政,猶如魯公讓他的兒子作副手一樣。

八月初六,下詔正式給鍾會定罪,平定叛亂的夏侯和、賈輔、羊琇、朱撫等功臣一同封為關內侯,王起為部曲將。

八月十六日,任命衛將軍司馬望為驃騎將軍。九月初一,任命副相國司馬炎為撫軍大將軍。十月二十日,任命司馬炎為晉王世子。又任命司馬昭次子司馬攸為衛將軍。司馬昭三叔司馬孚依然為太傅。

當魏國發展到這般地步,可以看出中央權力已牢牢被司馬家族掌控,另有不計其數的司馬氏,遍佈於洛陽、地方之大小要職。

司馬代曹,改朝換代,或許為期不遠。

那麼現在有一個疑問擺在眼前,若代曹,應由司馬昭當皇帝,還是他兒子司馬炎。

到了秋季。

司馬昭任命樊建、董厥兼任散騎常侍,命二人為使,返回蜀地慰問犒勞剛剛歸降的當地官民。

初冬,成都北門,武擔山。益州刺史袁邵,主簿常勖、段宗仲等人一同來到那裡,準備迎接樊、董二位使者。

此時樊建和董厥的馬車,離武擔山已不遠。

樊建開啟車窗,看著外景,道:“離時是春,回時已冬。春為祈盼,冬為孕育。”

身旁董厥道:“何為祈盼、孕育?”

樊建道:“美好之結局,當祈盼。萬物之重生,當孕育。”

董厥微微嘆息,道:“悠悠漢室,四百餘哉,終有結局。至於今後,必將見證蜀地之重生,國家之重生,天下萬物之重生。”

樊建道:“你我已臨近武擔山,準備見袁益州。”樊建道後,關了車窗。

不久,使者車隊到達武擔山,樊建、董厥下車便見到了袁邵等人。

幾句寒暄之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