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存亡之秋> 第十五章 衛瓘平亂東遷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五章 衛瓘平亂東遷人 (4 / 5)

有見過師纂屍體的人,對旁人道:纂性急少恩,死之日體無完皮。

又過了幾日,長安。

有軍士向司馬昭上報鍾會謀反之事。

司馬昭身邊屬官皆驚訝,邵悌道:“相國,鍾會果然反也,此人深受國恩卻如此無義,必須除之。”

司馬昭道:“元伯,如今只有傳聞,還未證實。”

邵悌見司馬昭依然不相信,於是看著眾人。

郭奕道:“相國,荀勖是鍾會的從外甥,幼年在舅家長大,如今鍾會或已謀反,應把他貶出相國府。”

王深道:“對,把荀勖貶出去!”

司馬昭反駁道:“郭主簿,王參軍,鍾會真反叛,衛瓘監軍定能平定。你二人為何如此言論而連及無辜。”

司馬昭亦不聽郭奕、王深之言,二人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之後,司馬昭讓荀勖與自己同車陪坐,像原來一樣對待他。

就這樣,魏景元五年,公元264年,春正月的鐘會之亂,徹底結束了。

一場大動亂,帶走了鍾會、鍾邕、鄧艾、鄧忠、師纂、張修等魏將,也昇華了姜維、劉璿、張翼、蔣斌、蔣顯、衛繼等漢將,另有李昭儀這般烈女。

還有一些人,在這場大亂之後去向不明。

如殺掉鄧艾父子的田續。

如滅關氏一門的龐會。

背叛鍾會的帳下督丘建。

將軍句安、王買、皇甫闓、夏侯鹹、李輔等。

當然,大多數人還是活著,且受到了朝廷封賞。

首功衛瓘,朝廷打算封賞他。但他以平蜀是諸將之功勞,鄧艾、鍾會二將專橫跋扈,自取滅亡,自己雖出計獻謀,但無拔旗斬將之功,於是堅決辭讓不受封。最後朝廷依然授予持節、都督關中諸軍事、鎮西將軍。衛瓘的弟弟衛寔,獲封開陽亭侯。

次功胡烈,平蜀後為南安太守、右將軍。平亂後擔任荊州刺史。

牽弘,為蜀郡太守、振威護軍。

楊欣,為犍為太守,部下得封者三十人。

段灼,被封為關內侯。

羌族將領姚柯回擔任綏戎校尉、西羌都督。

將軍田章,荀愷、王頎、賈輔、夏侯和、朱撫、王起、樊震都得到了一定封賞。

昔日鍾會的四位屬官。

杜預,被增封食邑一千一百五十戶。

羊琇,被封為關內侯。

鄧殷,之後在賈充手下任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