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難?這話從何說起?”
“每年我娘都是一個人回孃家探親,我爹嘴上不說,總會在孃親離開後,爬上屋頂看著帝都的方向,偷偷喝悶酒……”
聊了這麼多,總算知道小丫頭為何對她有牴觸的情緒了。
蘇莊錦順著話問道,“你以為是外祖母不待見你父親?”
“難道不是?閔州好多人都說,我娘出身帝都書香門第,孃家瞧不上我爹粗俗,所以不允我爹跟孃親一起探親。”
蘇莊錦摸摸她的腦袋,被避開了也不在意,嘆氣道,“傻孩子,外祖母若當真不允,又為何會同意他們的親事?你想不想,聽聽你爹孃的故事?”
這話說的也有點道理,葉彎彎點點頭,“想。”
關三小姐年輕時,本是許了親事。她卻不甘束縛,逃婚出了帝都,做起生意來。
生意又豈是那麼好做的?賠了本,沒了銀錢,關三小姐還是不肯回家妥協,改道去了閔州。
閔州藥材眾多,深山更是稀珍無數。這是商機,也是危機。關三小姐一次採藥遇險,為人所救,結識了葉天遙。
三年後,二人結伴入帝都,登明山,跪在書院門前,求關氏夫婦成全,結為佳偶。
關氏夫婦心疼女兒漂泊多年,加之當年婚約已廢,見二人情深,便也同意了將女兒遠嫁閔州,嫁給無父無母的葉天遙。
誰知葉天遙緊接提出的要求,讓關敘大為惱火,險些將他趕出山門!
“我爹說什麼了,外祖父這麼生氣?”
“你爹說葉家有家訓,葉家後人,此生不出閔州,不入帝都。”
“我爹不是來求親了嗎?”
“是呀,當時我也這麼問。你爹說,此生他只為你娘破例這一回。”
“葉家還有這樣的家訓,我怎麼不知道?”
蘇莊錦很是感慨,“當年我們也不信,他們成親後,我擔心你娘,派人偷偷去閔州,觀察了數年。他們感情很好,你娘從沒受過欺負,活得瀟灑恣意,而你爹,真的也再未踏出閔州。他第二次破例,是賢治十七年的那場戰亂,為的是來接在帝都避難的你娘和時年兩歲的你回家。從那以後,我再也未見過他。”
葉彎彎仍是不解,“可我也是葉家後人,出了閔州,來了帝都,沒聽我爹提起什麼家訓呀?”
“也許是你爹對你娘心生愧疚,也許是你爹想通了。每個人身上,都有過往,有秘密。你還小,不必想太多。”
蘇莊錦看的明白,只要兒女過得美滿,旁的事,讓他們按自己的想法來,不需要過於苛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起來,你爹孃的事,當年還是我勸你外祖父同意的。你有怨,為何不怨那老古板?”
知道誤會蘇莊錦了,葉彎彎也很是不好意思,撓撓頭,老實交代,“我娘每年回去了,提您的時候多,每次提外祖父只有一句‘爹爹身體康健’,他沒什麼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