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親政大典的籌備,少帝逐漸關注起政事來。
就像小孩子得了件新奇寶貝,他時不時會對大臣啟奏的事問上幾句。
都是些孩子氣的話,但金口玉言,不得不答。
慢慢地,百官也就從起初的怔愣,到習以為常。奏報之時,大多會靜候少帝垂問。
張義恩依舊站在佇列前方,日常低頭耷眼,昏昏欲睡。
某天散朝回府途中,他突的自語道,“老夫大意了。”
少帝年歲漸長。
近幾年,他故意安排宮人引其玩物喪志,無心朝政。
沒想到顧清宴這小子,居然會以此為突破口。
因慕容祈不懂朝政,起初他並未放在心上。
因慕容祈言行純真,並未真的插手軍政決策。除了費些唇舌哄著,百官亦未覺得哪裡不妥。
而這,恰恰就是顧清宴的高明之處。
不需要刻意改變慕容祈,也不需要慕容祈立馬學會打理朝政。
只需百官重新想起朝堂上還有這麼位帝王。
親政的第一步,就算跨出去了。
這招潤物無聲,在他和顧清宴激烈鬥法之下,毫不起眼。但日後,它起到的的作用至關重要。
這小子,已經想到那麼遠了?
他是真心想讓慕容祈親政,還是另有算計?
張義恩暫不得而知。
然而,他也只用明白一點。
那就是無論顧清宴有何謀算,從他選擇扶持少帝那刻起。兩人之間,已是無解之局。
這個念頭,在得知顧清宴插手藥人一事後,瞬間紮根於他心底。欲拔之而後快。
“他怎麼會知道藥草失竊?!你們到底怎麼辦事的!”
張義恩怒極落掌,桌案的硯臺筆架皆是顫動。
上好的宣紙飛揚起來,打著旋到了眾人腳邊。
張穩壓著惶恐,恭敬稟道,“兒子查過了,是、是那些藥行在帝都舉行九州大會,將、將各家失竊藥草之事編冊,送到了輔國公府。顧清宴這才盯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