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天氣好的情況下,必須要空氣正常,能見度高。
如果下雨,陰天,或者是霧天 那麼別說一千米,能不能有兩百米都是一個問題。
這一點後世望遠鏡也是一樣的,天氣不好,後世的軍用望遠鏡也看不遠。
所以江御竣發明的這個望遠鏡,有一定的作用,但你也不能指望它是千里眼。
這一天,陽光明媚,天氣晴朗。
江御竣領著一干護衛,來到了襄州,他們將在這裡,見證大唐水軍的入水儀式。
這一次將有三百艘戰船入水,他們將一路沿著長江出海,然後北上,在新羅海岸等待唐軍。
大唐造船工業發達,此時已經能建造大量的戰船富船。
在廣州,很多來自波斯,來自天竺,以及阿拉伯的商人,他們都是坐船過去的。
廣州都督手下也有不少的戰船,目前來說,南海一代,幾乎沒有大的海盜團伙,因為這些人都被大唐海軍嚇跑了。
正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大唐水軍就是這樣。
除了白江口之戰,三百年沒有啥表現機會。
而到了大明,大清,因為自身水軍菜,連沿海線都控制不住,沿海城市經常被海盜攻擊。
那是因為這兩個朝代水軍不行。
而大唐則沒有這樣的情況。
所以後來的大明大清水軍反而更有名氣,有一些水軍將領還上了教科書。
但實際上,大唐時代,水軍無敵,不僅僅高句麗不敢打,東瀛同樣比不了。
在沒有江御竣的時代,大唐擊敗高句麗之前。
唐軍的策略就是不斷地安排小鼓水軍上岸騷擾俘虜高句麗民眾,以此來不斷地消耗高句麗的實力。
高句麗防不勝防,卻沒有任何辦法。
由此可見,大唐水軍的優勢。
這一次下水的戰船將是運送唐軍的主要戰船,非常的重要,所以江御竣過來了。
他要親自給這些水軍揭幕,送他們入水,以壯聲威。
不過不知道李世民是怎麼考慮,原本說不過來,但得到訊息,說還是會過來。
此時江御竣和尉遲寶琳站在水軍營寨邊上的一座大山山頂上。
他在這裡既可以觀察長江的情況,又可以觀察襄州與大唐官道方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