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集團見大戰越發接近,紛紛勸導曹操稱帝,以新的身份,來結束這紛亂的時代。
曹操推辭三次,最終同意,劉協被迫禪讓。
數日後後,曹操立國為楚。
大漢,最終成為歷史。
鍾陽聽聞後,很是驚愕,而荀彧聽後,直接怒極攻心,暈厥過去,待醒來之後,卻是勸導鍾陽稱帝,如今雙方大戰在即,不可低曹操一等,滅了自己大軍士氣。
其餘文武,盡皆勸進,鍾陽欣然同意。
數日後,鍾陽立國號為趙。
鍾陽與曹操兩人稱帝,天下局勢也因此而定。
又是三個月過去,經歷了兩年準備的曹操,以及一眾文武也不想再等下去。
此時他們的發展已是開始遲滯,再拖下去,便是再給鍾陽機會。
於是,元康元年,曹操盡出大軍五十萬,出兵伐趙。
曹操還未動兵,鍾陽已是收到訊息,大趙文武,皆是同意出兵。
安慶元年,鍾陽出兵三十萬,應對楚國曹操從益州,荊州,揚州三地的出兵。
鍾陽親率大軍,來到豫州,與曹操對峙。
兩軍大戰一年,互有勝負,鍾陽也成功抵擋曹操的進攻。
待再次休整一年,曹操再次率兵來攻,此次曹操集中兵力,從豫州開啟局面,然而突破效果依然不大,受鍾陽騎兵壓制,進攻極為艱難。
同時徐州戰場也被曹操突入,連下數城,最終也再難前進。
唯獨益州出兵漢中方向,被鍾陽大軍死死壓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雙方大戰三個月後,鍾陽一反常態,對荊州,揚州展開反攻,曹操一時不查,兩地遭到大敗,同時,鍾陽進軍荊州南陽,揚州九江。
雙方此次大戰再度落下帷幕,又是經過兩年休整,曹操再次出兵。
第三次出兵,曹操將重心放在南陽,豫州,鍾陽在南陽敗退,曹操重新收復南陽,同時進軍豫州。
然而對於騎兵,尤其是數萬規模騎兵,曹操一時沒有剋制之法,再次陷入如同第一次出兵時的場景。
隨後田豐用計,暗中調軍進攻九江,收回失地,然,被郭嘉識破,最終無功而返。
然,曹操隨後再次用此計,雖被龐統所識別,但始終晚了一些,九江再度被曹操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