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降一物嘛。
但一般來說,誰都不會是單一兵種作戰,就算在一千年前的古代打仗,也是講究步兵配弓箭手加騎兵的組合。
混合部隊作戰時,陣型就很重要。
基本上都是肉盾在前,輸出在後,一邊穩步推進,一邊瘋狂輸出。
只要陣型不亂,輸出就不會斷,能持續輸出才是火力最大化的基本保證。
對言西他們來說,身邊這些傀儡就是肉盾,就是拿來擋子彈的。
第三個層面就落到了最終的細節,好比是行動指南。
什麼時候攻?攻哪裡?分幾組進攻?進攻時打幾槍?進攻和撤退路線是啥?下一輪進攻如何組織?
迴圈往復。
通常第一個層面定基調,第二個層面定方向,第三個層面定勝負。
回到現實之中,言西需要快速決定三個層面的思路。
對面裝備精良,技能優越,就當他們是科技發展路線,那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爆兵,爆大量人口的兵。
這一點,他們已經做到了。
在陣型方面,他們比對方多出四十多個傀儡,還有個牛高馬大、皮糙肉厚的公主,肯定也是有優勢的。
在兵種剋制方面,對面五人都是八倍鏡選手,換句話說,肯定不擅長短兵相接拼刺刀,如果能把戰鬥環境限制在狹小空間內,自己這夥人肯定是更勝一籌的。
至於細節嘛,就是如何把五個小雨披引到一個狹小的空間,打一場酣暢淋漓的巷戰。
他讓洋哥調出入園時拍的地圖。
發現旁邊兩百多米的位置有一條漏斗狀的小路,正合適。
於是,他讓大部隊先躲到漏斗深處,留下了三個傀儡當誘餌。
第一個傀儡負責找到敵人,並報告所在位置。
第二個傀儡負責吸引敵人注意,把敵人引到大路上。
第三個傀儡擊鼓傳花,把敵人往漏斗的方向引誘。
言西負責接第四棒,將那五個小子徹底帶進漏斗最窄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