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明公,聖旨已經下達,想要置身事外恐怕不行。”荀彧慢慢分析道“想必袁紹也已經收到訊息無論主公是否出兵只要袁譚討徐州而不克,明公都脫不了干係,與其如此,不如幫徐州劉備一次。”
“文若的意思是,出兵青州?”
“非也,在下是建議主公屯兵彭城,口誅筆伐袁譚之罪責,再領兵徐徐推進琅琊,切斷青州與徐州聯絡即可。彼時劉備擊退袁譚,主公不費一兵一卒而得琅琊、東莞二郡,袁紹父子也不會遷怒於明公。”
“哈哈…文若言之有理。”曹『操』哈哈大笑“乘袁譚南下之機,我奪下琅琊、東莞二郡,等袁譚敗討,我再將東莞拱手相送,袁紹還能說什麼?”
“明公英明!”
曹『操』繼續道“若劉備不勝袁譚,我等又當如何?”
“明公勿憂,袁譚至多領三萬士卒進攻徐州,徐州城池堅固,劉備也算是能征善戰之輩,袁譚必不能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曹『操』毫不猶豫決定,依照荀彧之計,命夏侯淵與曹仁領兵兩萬進發彭城。袁譚雖然生氣,卻沒有回軍,依然攻打東海迎戰劉備,一打打了大半年,仍然沒有攻下。袁譚只能回兵青州,讓曹『操』白白撿了個大便宜。
劉備沒有多大損失,兵馬也折損不多,只是看著曹『操』做大有些眼紅而已。曹『操』出身不好,是閹宦之後,而劉備也是織鞋販縷之輩,雖然一直自稱漢室宗親,卻沒人承認。如今曹『操』穩穩當上兗州牧,又得徐州二郡,豫州三郡,劉備說不羨慕是假的。
只是他手下只有關張二將,又沒有荀彧那樣的王佐之才,劉備除了望天興嘆還有什麼法子?
偏偏這個時候,袁術又不安生,令大將紀靈帶著三萬精兵圍攻徐州城,劉備剛經歷袁譚之難,將士們還沒如何休整又開始迎戰袁術。對劉備而言,這個寒冬真是雪上加霜。
求援!不求援徐州城絕對受不住。
袁譚剛打過仗,雖然劉備不介意找他求援,但是袁譚一定會拒絕,甚至南北夾擊。唯一能幫忙的只有曹『操』,劉備只能給曹『操』寫了一份求援信。當然,劉備必然會站在大意的制高點上譴責袁術忤逆不遵,邀曹『操』討伐袁術,名義上劉備抵禦紀靈大軍,曹『操』乘機拿下譙縣,然後前後夾擊紀靈,劉備相信,這種好事曹『操』一定會同意的。
濮陽城內,剛回兗州幾天的曹『操』還沒如何休息,對呂布任命的梁國、陳國相也還沒提出異議,便收到劉備的求援信。
“哈哈,沒想到劉備這麼無恥,明明是求援,竟然寫的這麼冠冕堂皇,諸公以為,我等是否該隨了劉備的意?”曹『操』雖然這麼問,其實心裡已經打算求援劉備,因為確如劉備所言,這是百利而無一害之事,還能送劉備一個人情。
荀彧沒有急著開口,荀攸與程昱積極點頭回應,顯然也很贊同,曹『操』並不急著下定論,而是問道“文若以為,有何不妥?”
“明公,梁國相乃天子親自賜封,若明公公然違抗,恐惹來非議。”荀彧出生士族大家,為人正直,在他心裡,獻帝旨意還很有地位,見曹『操』眼神怪異,想來他有些誤會,急忙繼續道“劉備為陛下親封的徐州牧,若徐州為紀靈攻下,明公則借討逆之名出兵徐州。彼時紀靈與劉備兩敗俱傷,徐州必為明公所得!”
“哈哈…有文若相佐,我曹『操』何愁大業不成?”原本聽荀彧提及獻帝,曹『操』生怕做荀彧為君臣大義而與曹『操』相左,沒想到荀彧想到這麼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如此一來,不僅徐州可得,呂布也找不到『毛』病。“袁術如同寒冬的一場大雪,將劉備凍得瑟瑟發抖,如今我曹『操』又雪上加霜,劉備這個冬天怕是要被凍死啦!”
荀彧呀!你到底是忠於我曹『操』,還是忠於大漢啦!
曹『操』不再想這個問題,至少在曹『操』擊敗呂布奪下洛陽迎奉獻帝之前,不會考慮此事。荀彧,還是他曹『操』最得力的助手。
喜歡重生之飛將之子請大家收藏:()重生之飛將之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