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賓觥籌交錯,言笑晏晏。呂霖倒是很有禮貌的走了一圈,該敬酒的敬酒,該招呼的招呼,該寒暄的寒暄,總之,讓群臣感到極其舒服,完全一副恭謙有禮的晚輩後生模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呂布才端起酒杯開口“今日小兒生辰,諸公能抽空前來,本將感激不盡,僅以一杯薄酒,感謝諸公抬愛,還請諸公滿飲此杯!”
“請!請!”
“溫侯太客氣了,公子才華橫溢,智謀無雙,又忠心漢室深得陛下寵愛,實為少年俊傑。”呂布剛說完,“岳父”郗慮就隨聲附和,儼然配合默契。
眾人對這對“親家”的密切配合已經習以為常,也沒人覺得不妥。在眾人的輿論下,呂布也漸漸預設了這門親事。
呂布又說了一大堆客套話,才進去正題,“再次藉此酒謝諸公光臨寒舍,乘次機會,諸公齊聚一堂,也著實難得!自陛下東歸以來,我父子為陛下鞠躬盡瘁殫精竭慮,滅李、郭,平雍州,後又得益州歸附。兩年來,多虧有諸公相助,才使漢室重現蓬勃之機。此非吾之功,實乃諸卿之勞!”
“溫侯太客氣了!我等能安坐廟堂,皆溫侯之功,若無溫侯與諸將奮勇拼殺,也無我等今日之安!”華歆適時的逢迎。
“諸公能這麼想,本將與諸將為漢室肝腦塗地也在所不辭!只是,有些臣公卻不這麼想,哎…”呂布故作嘆息,所有所指,群臣哪裡聽不出他所指何人?
“將軍不必在意,董承、趙溫之徒頑固守舊,不遵天命不識時務,前段時日在朝堂上獨斷專行,幸得將軍及時回來主持朝政,才不至於將陛下陷入萬般危機之處!”華歆顛倒黑白的本事倒也厲害!
眾人沒想到華歆說的如此直白,直指趙溫、董承等人,看來自此以後,雙方必要勢不兩立。今天來赴宴的人,已經表明一種態度。但是今日把話說的這麼直白,眾人也得表明立場,只要不當著眾人離開,以後都得貼著呂布黨羽標籤。當然,現在也沒人敢從呂布府上離開。
“哎…司徒與國舅也是漢室棟樑,對陛下忠心耿耿,雖然在朝堂上霸道蠻橫,但畢竟社稷肱骨,陛下親之信之,本將作為臣子也不好說陛下不是呀!”呂布臉上『露』出為難之『色』,顯得極懇切。
“陛下年少,容易受他人矇蔽。將軍為大漢忠臣,當匡君輔國,教化陛下,莫讓陛下誤入歧途誤了漢室江山!”竟敢說皇帝誤入歧途中,王朗說話也挺大膽!眾人為之一愣,看來呂布的權勢已經無人可擋!
“王尚書言之有理,陳宮也以為將軍應當主持朝政,幫助陛下匡扶社稷!”陳宮開口,完全能代表呂布的意思,這是要群臣當場做決定!此時沒有中間立場,要麼投向呂布,要麼…死!
全場一片寂靜,落針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到…很多人的呼吸聲變得急促…
呂布沉著臉環視一圈,原本他沒打算這麼做,畢竟不確定因素太多,但陳宮與賈詡都點頭同意。陳宮的理由很簡單,獻帝以及董承黨羽,不能再在朝堂上說話的,下一步出兵涼州耗時長久,如果董承在京都搞內『亂』,一定會有人乘虛而入的!攘外必先安內,與其放任不管,不如給一個平靜的京都。
“恭請將軍主持朝政,幫助陛下匡扶社稷!”眾人尋聲而去,開口之人竟然是司空司馬朗身側的青年,司馬防次子司馬懿!司馬防居三公之位,一直態度曖昧,如今他次子司馬懿竟然當著眾人的面如此舉動,是司馬懿年少輕狂還是司馬防的態度?
郭嘉舉起酒杯,猶豫片刻一飲而盡,嘴角掛上一絲笑容,這小子真機智!
楊修微微一愣,輕哼一聲,舉杯抬頭一飲而盡!
來蹭酒喝的龐統也冷哼一聲,微微驚訝。
最高興的還是呂霖,他司馬懿終於不裝傻啦,看來前日的拜訪有了效果。
司馬朗微微錯愕,沒想到一貫低調的弟弟今日竟然這麼張揚!這句話雖然出自他之口,但是在今日的場合誰都會認為這是司馬家的態度。這麼大的事兒,他怎麼能不商量便私自決定?父親的想法是什麼,其他家族會怎樣看待司馬家?
司馬防微微錯愕,隨即點頭微笑,這樣也好,至少比以前好…
“恭請將軍主持朝政!”這一次開口的是楊修,算是為他父親亡羊補牢。楊彪與司馬防對視,一陣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