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呂霖開始籌錢時,五大商社已經向各自“領地”修書安排徵糧之事,如今錢一到位,只等著買糧運糧。
呂霖忙了幾天,將得罪人的活幹完,獻帝便安排侍郎杜襲與尚書僕『射』劉燁負責後續工作。錢已經交給商社,他們一定會想盡辦法買糧,杜襲與尚書檯只是負責稽核糧食即可。
第二日朝會呂霖將賬簿交給獻帝,算是交差道“啟奏陛下,臣幸不辱命,用五日時間籌集六千二百五十五金,可買八十萬石糧食,加上荊州牧劉表、兗州牧曹『操』和河北袁紹供糧,足夠關中災民明年秋收。”
“好!呂少府為我大漢殫精竭慮,傳旨,遷討逆中郎將為羽林中郎將,不屬執金吾統轄,節制西都長安城五千禁軍!”西都如今荒廢,連個鬼影子都沒有,那五千禁軍又有何用?說的是升遷,實際上是在給修剪京都羽翼。
“謝陛下!”呂霖感激涕零般謝恩,反正京都有老師這個執金吾八千北軍衛,獻帝也翻不了天,雙手呈上賬簿,恭敬道“此乃募捐賬簿,臣已與尚書檯、太尉公核對完畢,請陛下過目。”
“呈上來…”獻帝笑容滿面,沒有接過黃門侍郎杜吉呈遞過來的賬本,也不知如何突發奇想,吩咐道“你讀吧,讓朕聽聽…諸卿也聽聽…”
“諾…”杜吉也不知道獻帝怎麼想的,這種私密的事兒怎麼能讀出來,但獻帝已經開了口,杜吉只能硬著頭皮宣讀“大漢天子私捐一千金,國丈伏完捐二百金,車騎將軍董承捐六百金,驃騎大將軍呂布捐三百金,司徒趙溫捐二百金,司空司馬防捐一百五十金,太尉楊彪捐一百五十金…”
呂布父子五百金被分成呂布三百金和呂霖二百金,如此一來,只有董承一人超過五百金,顯得與眾不同特立獨行。獻帝聽著聽著就感覺不對味了,外戚黨地位最低的議郎王服都捐了五十金,但呂布黨羽這些人卻裝寒酸,陳宮捐二十金,賈詡捐十金,郭嘉捐五金!
趙彥立即來了抓住機會,出列開口“啟奏陛下,關中旱情嚴重,滿朝文武皆竭盡全力捐款賑災,尤其車騎將軍董承更是捐獻六百金,卻不知為何陳令君只捐二十金,執金吾只捐十金,而軍師中郎將郭嘉僅僅捐五金?還望陛下明察,究竟是三位大人家中清貧,還是吝嗇傢俬?”
“既然趙議郎問起,二位給個朝臣解釋吧。”獻帝滿臉笑容,呂霖此次行為果然不智,連呂布的三位頂樑柱都不滿。董承也滿心歡喜,他倒不在意賈詡他們捐多少錢,但這足矣看出呂布黨羽也有縫隙,陳宮賈詡等一派,郗慮與呂霖等又成一派…
陳宮捐二十金是提前與呂霖商議好的,卻沒想到二十金竟然很少,京都的錢何時變得不值錢了?既然獻帝問起,陳宮只能出列開口“啟奏陛下,臣年奉二十金,平素吃穿用度節儉,三年攢下五十五金。年初民曹機械破損,臣私自墊付五十金修葺,也沒有找內府報銷。前日為替陛下分憂,臣東拼西湊才湊足二十金,望陛下明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多麼廉潔的臣子呀!不僅獻帝,朝堂上所有大臣都被陳宮高尚的人格感染到!獻帝坐直身子激動道“陳令君節儉清廉,是朕與諸卿之楷模!”
像陳宮這樣的大臣畢竟不多,眾人不信賈詡也將錢當做公費用了?待群臣將目光投過來,賈詡慢悠悠的開口“稟陛下,臣擔任御史大夫九月,未曾領奉銀,如今任執金吾一年,得年奉十五金,拋去以前賒賬欠款,家中只有十金,若諸公以為不行,臣立即回去賣掉傢俱,想必能賣三百銖錢。”
呃…這才是哭窮高手!獻帝都聽的不好意思,畢竟當皇帝的,還拖欠大臣九個月工資不發,傳不去太丟人了。獻帝安撫道“賈卿一心為公,其心可昭日月!”
“謝陛下!”賈詡並不打算住口,繼續道“且軍師中郎將郭嘉身體一向不好,散盡傢俬用來治病,此次捐出的五金,還是郭夫人變賣出嫁嫁妝換的錢。”
乖乖…合著呂布的臂膀都是大清官,廉潔奉公啊!
“臣亦覺得奇怪,車騎將軍本是清貧之將,一年奉銀不過三十金,如今能拿出六百金出來?臣以為,這六百金的出處值當查一查?”
賈詡果然是打蛇打七寸的個『性』,一句話把董承噎的半死。
經賈詡這麼一說,董承還真像個貪官一般,畢竟其他捐一百金以上的朝臣都是士族,唯有他董承是個武夫出生,但他卻風頭最盛!即便董承、趙溫黨羽,聽到賈詡這話,也有些羞愧,如同真做錯事兒一般。
獻帝也不搭話,等著董承回擊。董承思慮許久才開口反駁“稟陛下,臣所有捐款,皆董貴人所得賞賜,董貴人感念陛下聖德,將全部賞賜捐給關中災民。溫侯乃勇武之將,家中應當清貧才是,卻不知溫侯父子五百金何處得來?”
“車騎將軍此言差矣,並非下官父子五百金,乃是溫侯三百金,少府呂霖二百金。家父三百金皆平定鮮卑時陛下所賞,下官二百金部分也是陛下恩賜,另一部分也是臣變賣家產所得。如今將軍府已經沒有可變賣之物,否則臣必為陛下竭盡全力再籌集錢財,若車騎將軍不信,可去府上檢視。”
已經成功把董承陰了一把,呂霖也沒必要再裝傻充楞。
獻帝最後也沒有追究此事,總不能整得查抄董承府邸,那可是他的老丈人!如陳宮等人之願,獻帝離開大殿時手中還握著賬簿,打算回去好好研究。群臣還在董承與陳宮、賈詡的較量中沒有回過味,此事暫時不了了之。
喜歡重生之飛將之子請大家收藏:()重生之飛將之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