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重生之飛將之子> 第一百八十八章 制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八章 制度 (1 / 2)

獻帝還依然遊園賞景,絲毫不在意頭頂大太陽多麼毒辣,也不在意京都的訊息,也沒有召見呂霖喝茶聊天。呂霖也樂得自在,空閒時間都陪伴環兒,享受如膠似漆地溫情。

就這麼過了五六天,張既終於敲開了京兆府別院大門,呂霖地逍遙時光也到此為止。經張既這幾日探查,周至太守馮用毫無異常,張既將農具失蹤地訊息散佈到馮用耳中,馮用依然不為所動。

莫非真的不是他?呂霖眉頭微皺,這種事情說不通呀,如果不是他,又該是何人所為?若真不是他所為,那麼一開始地推斷就有問題,難道實如張既所言,只不過是幾個村長暗自私藏農具,事情就這麼簡單?

不,不對!直覺告訴他,事情不會這麼簡單,一個村不過一兩百戶人,這麼多農具至少來自六、七個村子,哪有那麼多村長能不謀而合同時做這種事兒!如果不是縣長所為,那就是別的參與者,呂霖思慮許久,抬頭問道“參與農具查收發放地還有何人?”

“稟大人,鐵具管制是重中之重,所有事情都是由縣長親自主事,由縣丞主簿記錄,縣衙差役分發到各村村長,無其他人參與此事。”張既仔細回想,繼續答道“如今各村村長上報鐵具與縣衙回收鐵具差異甚大,而問題只能在其中一方。”

“縣丞也不涉及?”

“縣丞只打理縣衙內部士卒,並稽核文案整理,所有物件都由縣丞管理記錄備案,派出後便不再牽涉縣丞。”

“也就是說,記賬主簿是由縣丞安排的,而且反覆校對不會有誤,必然是縣衙差役少收回了六百鐵具?”依照這種說法,所有地問題都集中在縣長一人身上,而偏偏此人一點反應都沒有!呂霖來回踱步,還是有些猜不透,到底是他太大膽還是另有其人!思慮許久,呂霖還是沒有下定論,遂問道“那縣長家境如何?”????“下官並未查過,只聽說他老家算是冀州大族,只不過他家是旁支。”張既據實稟告,疑『惑』道“大人還在懷疑馮用?”

“他嫌疑最大,本官也只能懷疑他!”呂霖重新回到座位坐下,輕笑道“看來本官得去一趟周至,看看那馮用到底何方神聖!”

……

“什麼!竟然出現這種事,此事務必查個水落石出!”張既離開後,呂霖便急匆匆地去了長樂宮,毫無顧忌的打攪了獻帝與曹妃郎情妾意。曹妃退下後,呂霖將鐵具失竊之事稟報獻帝,並未添油加醋。獻帝還沒聽完,已經怒髮衝冠,平白無故發了一通火,獻帝才消了氣,反過來安慰呂霖“呂卿也莫太過生氣,雖然此事可憎,但區區一千斤鐵,也並不是特別嚴重之事,呂卿查清即可,不必因此掛懷!若那馮用真的中飽私囊,定不能饒他!”

“陛下有所不知,那馮用乃冀州大族旁支,關係盤根錯節非常麻煩,臣並非擔心馮用中飽私囊,而是怕他公器私用暗通袁紹。今日長安城的鐵運往河北,明日便可能洩『露』軍機,長此以往,必然貽害無窮!故臣以為,務必查清此事,若並非馮用所為,也好儘早還他一個清白,若確實他所為,臣定要將他繩之以法!”

“嗯,呂卿所言極是!”獻帝贊同地點點頭,拍拍呂霖肩膀,面『色』鼓勵道“此事就由呂卿負責,儘快給朕一個結果!”

“臣必當竭盡全力,不辜負陛下厚望!”呂霖趕緊拱手拜禮,保證道“臣明日便前往周至一趟,定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請陛下安心!”

“好!朕等你的好訊息!”獻帝神『色』激動地點點頭,又長嘆一聲道“我大漢的官爵,竟然是買賣所得!若各郡縣長官都是買官賣爵,當官者皆求財、求權利慾薰心之輩,終日爭鬥權謀無心政務,我大漢的江山豈不是完了?”

“陛下洪福齊天,大漢千秋萬代!”

“哎…如今我大漢山河破碎…若滿朝文武都像呂卿父子這般赤膽忠心,我大漢復興也有希望啊!”獻帝硬擠出兩滴淚水,嘆息道“今我大漢選官制度極其不完備,才會出現濫竽充數之象。兩年前呂卿提出科舉制度,朕以為非常合適,然而朝中阻力重重,最終也未能實施,否則,如今朝中官吏必然清化不少!”

“陛下不必傷感,既然陛下有心,臣定竭盡所能為陛下分憂!”

“哦?呂卿又有妙計?”獻帝滿臉驚訝,終於反應過來,感情呂霖過來找他就是藉機生事的!只是這種好事,他呂霖不獨攬,為何要帶上朕?雖然不明白呂霖心中所想,獻帝還是立即應承下來“若呂卿有好的計策,回京後朝議,完備之後立即執行!”

“稟陛下,若想採用科舉制度選拔人才,定會重創士族根基,如今士族力量盤根錯節,陛下亦徐徐圖之,不可心急呀!”

“呂卿所言甚是,然士族勢力龐大,又相互依附,小則黨同伐異、狼狽為『奸』,重則成黨錮之『亂』,為禍社稷,終為國之隱患!”說到這裡,獻帝痛心疾首,袁氏給他造成地陰影,比董卓、李郭汜小不了多少。獻帝自然不會在呂霖面前指責權臣之患,只能求同存異地將矛頭指向士族、宦官和外戚,沒想到話題竟然扯到外戚董承哪裡,還警惕他小心曹『操』,獻帝趕緊搖著頭“曹國舅雖然閹宦之後,但才德出眾,如大將軍一般對大漢忠心耿耿,定不會有不臣之心!當務之急,是為大漢建立一套更好的選官機制,為朕選賢舉能,為大漢千秋萬代謀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呂布、曹『操』、袁紹等人死之前,雖然獻帝很希望大漢一直『亂』下去,但是他只是想要諸侯割據的局面,並不希望百姓流離失所、備受煎熬。這是個很荒唐地想法,但是獻帝不覺得荒唐,該打仗的地方打仗,沒有交戰的地方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陛下聖明!如今雖然有月旦評考察人才,各郡縣推舉計程車子中不乏濫竽充數之輩,或為士族庇護,或以錢財買官賣爵,無視綱紀禮法太甚!”倒也不是在獻帝面前做戲,對於為官不為、貪而不治地現象,呂霖也非常痛恨,義憤填膺道“當今士族勢力龐大,陳氏、楊氏、荀氏、王氏在大漢的地位依然堅固,陛下若想快刀斬『亂』麻,恐怕很難取得好結果。以臣愚見,不如改推舉為舉察?”

“舉察?”獻帝細細咀嚼兩句,輕笑道“卿何意,細細道來!”

“稟陛下,各州郡推舉優秀士子人才,此慣例已有四百年傳統,一時之間若要修改,恐怕引起士族反彈。故臣以為,推舉制不變,然各地推舉地人才,當經過考察才能決定是否能夠勝任,如此一來,無能之輩都會被剔除!”好不容易避開察舉制,呂霖想出這麼個好法子,繼續道“若陛下施行此法,可選派公允重臣負責此事,對所有即將上任地官員進行才學、品德、政治三方面考校,考校之後可用,則留之任用,若不可用,推舉之人也只能作罷!”

“呂卿奇思妙想,果然王佐之才!”獻帝激動地走上前,握住呂霖雙手,誇讚了好一陣才回到座位,卻又生出疑問“呂卿可曾想過,如此一來,考核之人豈不是權力太盛,若推舉官員向他行賄、拉攏,恐怕他也會網開一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