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以為,對付那幫烏合之眾,憑會稽五千精兵足矣!卻不知哪位將軍願意帶領我江東兒郎,擊潰匪寇,恢復百姓安寧?”
會稽那五千守軍,壓根就不是什麼精兵,程普暗自吐槽,若讓他帶著那五千士卒進入群山之中攻打匪寇,還真不一定能輕鬆取勝。這哪裡是打仗,分明是送人頭,孫權這是要落諸將的臉!黃蓋、韓當不自覺地埋低了頭,沒有開口的想法。卻在此時,周瑜忽然抬起頭,拱手道“我舉薦一人,定不辱使命!”
“哦?”孫權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刁鑽,正要放寬條件時,周瑜忽然開口。孫權饒有興致,問道“公瑾舉薦何人?”
“賀齊,賀公苗!”由於賀齊聲名不顯,周瑜主動介紹道“當初伯符入駐曲阿之時,臨海匪首賀齊率三千兵馬投效,近年跟隨伯符南征北戰十餘役,履歷戰功,以吾度之,賀齊可堪此任!”
“好!既是公瑾舉薦,必為良將!”孫權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反正無人可用,不如賣周瑜一個面子,倘若取勝,也是他用人有方,倘若不勝,又算周瑜識人不明。周公瑾,永遠都這麼從容淡定?孫權深深吸了口氣,朗聲道“傳賀齊!”
……
出兵剿滅會稽山越之事就此敲定,孫權卻並不開心,因為他與諸將的第一次挑釁並沒有獲得勝利。最終還是便宜了周瑜,不僅接機提拔了一名親信,還為那批老將爭了一口面子。
孫權切實的意識到,這麼多年周瑜之所以對他讚不絕口,是因為內心一直把他當做孩子,而並非一個數量級的對手。看著走進內堂的周瑜,孫權心中苦笑,臉上卻立即換上爽朗的笑容,親切道“公瑾來了,快快請坐!”
“謝主公!”周瑜微微點頭,拱手一禮,隨即坐在孫權身側,孫權已經斟上一爵酒。周瑜趕緊接過酒爵,微笑道“恭賀主公迎娶美人,瑜禮品未到,人卻先至,萬望主公恕我失禮!”
“哎!”孫權輕聲一嘆,苦笑道“我視公瑾如兄長,公瑾又何故開我玩笑?那所謂的公主,不過是京都派往我江東的細作,我豈能被美『色』所『惑』,耽誤江東大業?今日請公瑾前來,除了派兵會稽平定山越匪寇之外,還有一事請教公瑾!”
“主公賢明,自有聖斷,瑜不過淺薄之見,供主公參詳!”
“大哥臨終前交代我,內事不決文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郎,我視公瑾如兄如師,故誠心請教!”見周瑜放下酒爵微微點頭,孫權迎著周瑜的目光,問道“京都如此熱情,刻意與我親善,不知是何用意?我又當如何應對?”
“京都大張旗鼓親善我江東,自然是離間我江東與曹、劉,依我度之,呂霖似有平定北方之意,若我江東與劉備刀兵相向,呂霖定不會放過此機會出兵曹『操』。呂霖若全力進兵曹『操』,曹『操』必敗無疑,然曹『操』若敗,呂霖的對手便只有我們與劉備了!”
“公瑾所言甚是,若我軍能一舉殲滅劉備倒也還好,若呂霖在北方取勝時,我軍卻不能拿下荊州,彼時呂霖便可坐收漁利,稱霸天下了!”孫權不禁微微皺眉,搖頭道“然我江東將士皆血『性』男兒,一心想著為兄長報仇!我雖然感念他們的情意,卻也不得不擔憂江東的安定!”
“主公…辛苦了…”周瑜對此也頗感無奈,畢竟他的內心也時刻想著為孫策報仇,但他又不能快意恩仇!“依瑜之偏見,即便呂霖不進兵河北,也覬覦荊州不放,若我軍不進兵劉備,他也會出兵荊南!”
“公瑾的意思是,呂霖…呂霖一旦平定了荊州,再出兵我江東與河北也沒有了牽制,到時候可以兩面出兵…難道我江東兒郎憑藉地利,不能抵抗呂霖二十萬大軍?”
“主公果然天人之才,從未用兵卻能估計到呂霖南下的軍隊不會超過二十萬!若我江東基業與呂霖不分伯仲,憑藉主公之大略,何必投鼠忌器顧忌這麼多?”周瑜不由得感慨良多,卻不得不承認“縱然我軍能將呂霖的兵馬抵抗於長江之北,但是曹『操』哪有實力抗衡呂霖的五大營和西涼鐵騎?據細作稟報,曹『操』三萬青州兵馬家底,如今僅剩八千左右!”
“如此說來,我們務必與劉備合謀牽制呂霖?”
“若不能短時間一舉殲滅劉備,恐怕只能如此!”
“我有一計,請公瑾參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