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明、興霸二位將軍請留步!”龐統一把抓住兩人,使了個顏色,朝郭嘉努了努嘴,其意圖不言而喻。
……
翌日天還沒亮,三千扛著徐字大旗的龍驤營精騎與兩萬步軍向南出發,相隔十里外,還有五千兵馬帶著糧草輜重和軍械緊緊跟隨。半個時辰之後,大江之上五十多隻船逆流而上,當陽大營也陸陸續續開始拔寨,江陵之戰拉開了序幕!
日落西山已是傍晚,大軍順利的在第二日天黑之前到達江陵,在城北三里外安營紮寨。兩日行軍並不急促,故而將士們都不覺得疲憊,雖然紮營需要一陣時間,但三千西涼鐵騎和兩千白馬騎守在前面,劉備也沒有那個膽量過來襲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用了不到一個時辰,營寨便已經紮好,營中炊煙緩緩升起,五萬人有條不紊地吃晚飯。郭嘉拿著一個燒餅巡視著軍營,馬超與趙雲分別跟在他左右,看著像郭嘉地護衛,不過這個待遇,郭嘉可擔待不起。
“龐軍師今日可是身體不適,這麼早就歇下了?”透過幾天短暫相處,馬超已經接納了龐統這個軍師,一來龐統性格爽朗,二來與他站在一起顯得自個更加英俊瀟灑!
“士元是有心事,故而把自己捂在帳內。”郭嘉想了想,也沒必要隱瞞,腳步變慢了些,問道“兩位將軍可知道諸葛亮?”
“就是那諸葛均的兄長?”馬超對那人有些印象,答道“大王曾昭他來京都,只不過沒有迴音。據說那諸葛亮在南陽很有名氣,與龐軍師合稱臥龍鳳雛,龐軍師才智過人,那諸葛亮自然不凡,龐軍師莫非在幫大王尋覓諸葛亮?”
“某以為不然,若龐軍師尋覓諸葛亮,應該在南陽尋找,今我大軍已經來到江陵,自然尋不到那人。”趙雲搖頭否定了馬超的想法,忽然想到了一種可能,驚訝道“莫非那諸葛亮已然投效了劉備?”
“嗯…子龍與想到一起了…路過南陽時,士元便派人前往隆中草廬,已然不見諸葛亮在家中。這些日子士元一直派細作探查,始終沒有得到諸葛亮任何訊息,故而我們以為,諸葛亮已經投效劉備了!”
“任他諸葛亮再厲害,我軍有郭軍師在,又有何懼?”馬超對郭嘉倒是迷之自信,篤定道“某就不信,他諸葛亮還真能化龍?”
“哈哈,孟起說笑了!”郭嘉無奈地笑了笑,不敢讓馬超這麼膨脹,便潑了一盆涼水“能令士元寢食難安,說明諸葛亮地才智不在他之下,他二人互相熟悉,恐士元的計策被諸葛亮識破。到那時我軍佔不了先機,取勝也就難了!戰場局勢瞬息萬變,若我們的計策出現絲毫偏差,延誤地不僅僅是大王的大業,還有成千上萬將士的性命啊!此番是士元第一次在兩軍陣前出謀劃策,故而他十分重視此戰的每一處細節,因為它不僅關係到兩軍勝負,也是士元與諸葛亮的一次較量!”
“原來如此!”馬超這才明白龐統的憂愁,一口嚥下手上燒餅沫,提起水袋喝了口水,問道“照目前形式,我軍雖不能勝,但也不處於劣勢,若兩軍對壘,劉備也嘗不了甜頭,就算那諸葛亮如軍師一樣,有鬼神之才,也不能派天兵天將下來作戰吧?”
“哈哈…孟起說笑了,郭某不過凡人一個,連鬼都使喚不懂,哪裡能動的了天兵天將…”郭嘉打了個哈哈,回答道“所謂計謀,是戰場對壘之外的東西,除了用兵之法,還有人心!”
“軍師的意思的…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趙雲大概明白了郭嘉的意思,說道“倘若劉備與諸葛亮心生嫌隙,那麼諸葛亮的任何計策都無法奏效!”
“確實如此,故我們要先離間他們二人?”
“不必如此,不了如此!”劉備是什麼人,比賊還精,你若用計離間他和諸葛亮,他豈不會越發發現諸葛亮的可貴?郭嘉沒有解釋這個道理,開口道“劉備心思縝密,而關羽、張飛二人卻性格粗魯,且聞他二人目中無人,對於諸葛亮這樣上不了戰場的文士非常看不起。故而我不必離間,雙方已然有嫌隙,我軍只需要放大他們的矛盾,諸葛亮便不必多慮了。”
馬超與趙雲都沉默不語,輕視文士是他們這些武夫的通病,郭嘉雖然說的是關羽、張飛,但含沙射影的意味到底有沒有,他二人也說不上來。聽郭嘉這麼一分析,二人才明白,這些謀士果然算計周密,倘若稍微輕視,都會產生巨大的禍患!
“此役作戰計劃由士元制定,很是妥當,郭某隻不過做了些許補充。二位皆深明大義之人,郭某告訴二位將軍,便是希望二位將軍能夠同心戮力,為大王打一場大勝仗!”
“末將敢不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