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寒立在原地裡,氣得咬牙切齒。
外頭常氏在叫她了,差不多該出門了。墨寒磨了磨牙,暫且放過了墨清,日後一定要找機會教訓教訓墨清。
不然他都不知道花兒為何那樣紅。
親哥哥又怎樣?在墨寒眼中,他等同一坨屎。
母子三人出了門去山上。墨老爹就埋在了山腳下,因此並不需要爬上山。
常氏將竹籃裡的供品和香燭擺好。拜了拜之後又說了一些心裡話,基本上是叫墨老爹放心,家裡條件好了一些,孩子們也都長大了可以照顧好自己云云。
墨寒在旁聽著常氏自言自語,心裡不是滋味。
要不是自己突兀到來,這一家子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
而且常氏對墨老爹說的話,一半是真另一半卻是安慰。類似墨清這種老鼠屎,墨寒遲早要收拾他,否則會壞了墨家這鍋粥。
這也是為了常氏和小霜著想。否則萬一自己離開了這個世界,墨清又故態復萌,常氏和小霜能管得動墨清嗎?
祭拜完墨老爹,母子三人回了家。
地裡沒有糧食要收,恰臨冬日也不適合播種,可也不能荒廢了時間。因此常氏接了一些針線活,在家裡做起了刺繡賺些散錢。
常氏做刺繡,墨寒便在院子悄悄教起了小霜認字,拿著根小木棍,在地上寫字給他看,還教他寫。
在這時代,想改變命運的方法就是讀書識字。
寒門想要擺脫窮苦低微的命運,科舉是唯一的道路。可惜的是,前幾年戰亂饑荒,本來三年一屆的科舉突然中止了。
下一屆在明年。戰亂剛剛停止,大陳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因此科舉應是會如期舉行。
墨寒教小霜識字,不是異想天開希望他去科舉。而且因為她很清楚,有文化的人可以去做些輕省些的活計。比如賬房先生一類的,薪水高又輕鬆,而且還能受人尊敬。
只有會認字了,才有權選擇不做農民。
不是做農民不好。只是地不是自己家的,地裡的糧食也有大半不屬於自己。種地如此苦累,可到頭來收入確實杯水車薪,只能勉強溫飽,根本無法翻身、改變命運。
就在墨寒教小霜識字的時候,村口有一列喜慶的隊伍,敲敲打打的往墨家而來。
墨寒定睛一看,為首一人正是江大管家。隊伍中有人還扛著幾個大箱子,可不正是聘禮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