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此時,有不少朝臣都附議。
“太后娘娘,心軟也未必是好事。陛下先前雖為太子,繼承大統名正言順,可他能力一般就註定了他不合適。總不能因為是先皇后魏氏嫡出,就佔盡一切好處吧?”
“若是嫡出便有資格繼承大統,那瑞王殿下同樣是嫡出,能力與性格更比陛下強個幾倍。”
“太后娘娘,帝位還需賢能之人擔任,才能帶領越國走向繁榮鼎盛呀!”
一切就如蘇太后所設定的劇本那樣,朝臣們你一言我一語,以“為了越國好”的由頭,讓局勢一步一步,向著不利蕭煜琰的地步發展。
可憐的小皇帝,甚至還處於昏迷之中,便被安排地明明白白。
當然,有人同意自然就有人反對。最是不贊同的人,便是林少師。
林少師是小皇帝蕭煜琰仍是太子之時,先帝為他欽點的啟蒙老師。蕭煜琰登基兩年,卻一直不問政事,可憐的林少師至今都沒能升為太師。
“不可!陛下乃是正統,是先帝親封的太子!他如今年紀尚幼,先前行事或有不周之處,卻不難見他擁有一顆赤子之心。況且近兩月以來他一直兢兢業業,殫精竭慮,他已經在改變了,為何不能給陛下一個機會!”
吏部尚書蘇大人駁斥道:“林少師,不是不能給陛下一個機會,只是在給機會之前,是否要考慮一下千萬百姓?且不說陛下會不會醒來,即便是醒了,萬一以後故態復萌呢?林少師是要天下百姓也跟你一起,去賭一個可能性嗎?”
林少師被噎得半句話都說不上來。
從情感角度上來說,林少師一點都不希望蕭煜琰下臺。不論如何未來自己能不能做成太師,至少他現在仍是個少師。
要是換了別人做皇帝,就沒他什麼事了。別說太師了,能不被貶官就不錯了。
可以理解為,林少師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著想,這才反對立新皇的。但不論如何,他至少是蕭煜琰為數不多的擁蹙者之一。
“林少師,你分明是私心重!為了一己之私,竟是棄舉國百姓於不顧,你對得起你身上這件官服嗎?還是你的聖賢書都讀進狗肚子了?”有人對林少師斥罵。
林少師的臉漲成了豬肝色。
這一瞬間,他有一根名為理智的弦繃斷了,他衝動地說道:“總之我不同意立新皇!就算理由再多,再是合理,陛下也是名正言順的皇帝。要新皇繼位可以,讓陛下親手寫一份退位詔書再說吧!”
此話一出,譁然。
不少人指責林少師胡攪蠻纏。可林少師卻是油鹽不進,固執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