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御城王遇害一事,你有何看法?”劉顯問。
由這話,徐進推測出劉盛定是說了一些對燕王和宣後不利的言論。所以他想為燕王和宣後說幾句好話。
“皇上,事發突然,仍有許多蹊蹺之處,臣不敢胡亂推測。彭將軍已派人徹查,只等查明原因便是。”
劉顯冷哼一聲,顯然是對徐進的回答感到不滿。
“皇上,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要穩定軍心。”徐進又說,“如今,反賊已是窮途末路,正是一鼓作氣將太原府拿下的大好機會。”
劉顯也認同這一點,問二人:“彭春讓朕委任新的大將軍,你們誰合適呢?”
劉盛立刻想到了潤王劉權,便急忙推舉劉權。理由是劉權身為王室,足以信賴,並且劉權自幼熟讀兵法,胸納韜略,足以勝任大將軍一職。
劉顯想起了這位王叔,但覺得他賦閒已久,並不合適統兵打仗。
其實劉盛推舉劉權是有私心的,私底下,劉盛和劉權交情不錯。如今反賊的實力已經是日薄西山,他就想讓劉權得這份功勞。今後也好一起謀劃大總管交代的事情。
“皇上,臣以為段平段將軍是不二人選。”徐進語氣肯定,“此前就是段將軍領兵,在他的帶領下,朝廷兵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將士們對他都信服。由他出任大將軍,拿下太原城指日可待。”
“皇上,那段平是外人啊。”劉盛道。
“文正侯這話就不對了吧。皇上正是因為選賢舉能,才有大梁今日之繁榮。倘若外人都不可信,那朝廷還有人可用嗎?”反駁劉盛的時候,徐進不忘對他諷刺一番。
“皇上,段平曾是罪將。”劉盛不服道。
“皇上虛懷若谷,怎能容不下一個罪將將功贖罪呢?文正侯,你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呀。”
劉盛忽然慌了起來,急忙向劉顯解釋自己沒有說皇上沒有容人之量。
劉顯似乎沒有聽他的解釋,跟著做出了決定,封段平為大將軍,限期一個月之內拿下太原城。
徐進雖然覺得要在一個月之內拿下太原城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情,但為了不讓大將軍之印落入劉盛等人手中,也就不再多言。
太極殿內,朝臣們都已聚集在此,等候皇上上朝。但和大多數時候一樣,他們等來的只是太監的一句話:今兒不早朝,各位大人請回吧。
大臣們都已經習慣了,就算覺得皇上不會上朝,但大家都不敢不來。聽了這句話之後眾人才能安心離去。
“聽說天還沒亮的時候文正侯和徐學士都已進了宮,見過了皇上。”
“他們怎麼都進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