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盛怯怯道:“和皇上有關的事情。”
劉顯心裡一慌,乾笑道:“胡說!”
劉盛慌忙道:“微臣死罪。”
劉顯臉色陰沉,沉了口氣後讓劉盛接著說。
“說到第二條訊息,段平不回京師覆命,那便是抗旨啊!他還軟禁潤王爺,奪其兵權,可謂謀反也!”
“等會兒,朕昨日接到潤王來報說,段平對太原城瞭如指掌,臨陣換帥會動搖軍心,因此是他決定留下段平的。”
“皇上,臣以為潤王爺不會這麼說。”
“此言何意?”
“臣以為,潤王爺的信報是被迫寫下的。也許潤王爺到了軍中之後就被軟禁了起來。”
“你這麼說可有依據?”
“依據就在第三條——宣後隨軍而歸。”
劉盛提高了聲調,以強調此事的嚴重。
劉顯怔了一下。
“據臣所知,宣後原本在榆城。後一直隨軍到了順和縣、獵狐圍場。最後要攻打太原城時,宣後亦前往與大軍會合。種種跡象表明,宣後是想搶佔功勞,以此提高自己在軍中的威望。試問,一個女人到前線去做什麼?臣懷疑,她別有用心。皇上,宣後有魏軍為盾,若前線的將士再聽從她的號令,兩軍人馬足有五六萬之眾啊!”
聽到這裡劉顯不寒而慄。他終於明白劉盛為何急匆匆的趕來了,甚至覺得劉盛來的遲了。
“你說……朕該怎麼應對?”劉顯問,說話的聲音都已顫抖。
“皇上,臣以為當立即給各府州下密旨,讓他們前往京師勤王。尤其時北方的白慕年,可調其速速回京,做好防禦準備。”
劉顯呆若木雞地連連點頭,“朕這就擬旨……”
他從書案上拿出了紙筆,落筆寫了一行字後,忽然想到一事,便問道:“朕調遣兵馬回京,倘若段平並無反意,那朕這麼做豈不是會遭人恥笑?”
劉盛明白劉顯是想要一個防備段平謀反之外的理由。他早就想好了,便說道:“皇上,此次擊退北遼人,白將軍功莫大焉,這慶功宴上當有他的席位啊。”
劉顯恍然大悟,臉上稍顯輕鬆了些,“回來慶功,可行……”說罷,便繼續擬旨。
寫好了聖旨,劉顯將其密封在一個匣子裡,再喚侍衛如來,吩咐火速將密旨送去廣寧府。
雖然有了應對之策,但劉顯仍忐忑不安。這時,高歡走了進來,告訴劉顯慶功宴的事情已經安排下去了。
劉顯聽後勃然大怒,大罵道:“敵人還未殺盡,慶什麼功!”
高歡被罵的莫名其妙,但皇上生氣了,第一時間當然是下跪請罪。他跪了下來,惶恐不已,只道自己罪該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