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太后聽到這話勃然大怒,冷冷道:“一個喪家之犬也想和朝廷抗衡!”隨後傳令道:“將潘從嚴的死訊傳達下去。”
“是。”
潘從嚴的死訊很快就傳遍了朝野。朝中大臣們聽說兇手是劉業的時候,心中惶惶不安。他們早早就聚在了文淵閣中,談論此事。
秦洪及其親隨心腹,就連剛成親的晁立也都來到了文淵閣,開始主持商議對策。在議論開始之前,秦洪就定下了基調:“潘從嚴是朝廷的欽差,不論是什麼人,什麼理由,殺害欽差,視同謀反!”
這個基調定下之後,議題就往如何對付劉業上討論了。馬馳鴻有心幫劉業說話,但勢單力薄,根本論不過眾人。
大臣們商議之後得出結論:朝廷出兵信州,找出前進埋藏的寶藏,並向天下發布海捕文書,捉拿劉業。
有了結論,秦洪便作為大臣們的代表去會面佟太后,稟報結果。佟太后聽後,沒有多想就給了批覆——准奏!
……
信州城。
欽差大臣死在信州,信州知州早已嚇得魂不附體,與通判商議之後,連忙寫了急遞,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師。急遞中寫明瞭信州的危機,已經潘從嚴被殺的情況。
這封急遞本該順利抵達京師,但在即將抵達京師之前,急遞被人給攔了下來。攔截這封急遞的人,正是儀鸞司的江七。
儀鸞司討信,信差不敢不給。叫了信後,信差便回去覆命,此後的事情,便再與他無關。
將急遞送出去後,楊知州就組織了一次進山剿匪,結果無功而返。見識過劉業等人的本事,楊知州不敢繼續派人剿匪,只能加強戒備,等待朝廷派人前來處置。
官兵在義衢山找不到劉業也不奇怪,因為此時的劉業早已潛入了信州。
“是誰撕的告示!”看著告示欄上被撕毀的告示,周統領大怒。
路過百姓停下腳步,朝他看了過去。
他繼續喊道:“別讓我給逮著了,否則教你吃官司!”
說完,他便讓兩名手下將新的告示重新貼上。
告示貼的是一張海捕通緝令,被通緝的人正是劉業。右上方有劉業的肖像,字面上寫劉業殺害了朝廷的欽差,十惡不赦。能夠提供其線索者,裳銀萬兩;找到屍體者,裳黃金萬兩;活捉者,裳黃金萬兩,封六品官職。
重新張貼起來的榜文並無人前來觀看,因為這事兒已經傳遍了大街小巷。百姓們或許不知道劉業這個名字,但都聽說過燕王這個稱呼。當知道劉業就是燕王時,都不相信燕王會造反。
所以,才會有人偷偷地撕掉了這份告示。
周統領帶著手下繼續在街道上巡邏,途中遇見了正在當值迅巡街的張戴。二人打了招呼,先是聊起了劉孃的近況,然後張戴將話題一引,問起了州里的事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知州大人什麼都不想做了,就等著朝廷前來增援呢。昨夜已經有訊息了,說是朝廷已經派大軍前來信州了。由此可見,朝廷十分重視這筆寶藏呢。”
“原來如此,那我們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