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此番南下平反,算得大功一件,想要什麼儘管開口,朕大大有賞。”
劉顯雖心中不快,但還是咧嘴一笑,對劉業如是說。
“這都是臣的本份,不敢居功邀賞。”
劉業自然是不要功賞的,他心裡清楚,太后、皇上不對付自己已是萬幸。
“既然燕王還沒特別的想法,那就欠著,日後一起行賞吧。好了,退朝吧。”
劉顯也懶得多說,便宣佈了退朝。
下了朝後,宣太后命人喊住了劉業,請他到坤寧宮見面。
“參見太后,不知太后請臣前來,有何指教?”
劉業知道,宣太后不會那麼輕易就了結了此事。
“長清縣許府根本不是造反,對麼?”
宣太后慢悠悠地端起茶杯,吞出了這麼一句不冷不熱的話。
“回太后,率眾攻擊衙門,便是造反。”
劉業心下一抖,知道宣太后肯定暗中派人跟蹤了自己,對長清的一切瞭如指掌,便如是說。
宣太后冷冷一笑,道:“別以為這樣就能糊弄過去。長清所發生的一切,我可是一清二楚的。”
“太后果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臣佩服。”
劉業自知無話可說,便只好簡單地回應著,只求不出差錯。
“燕王,你記住,你欠了本宮一個人情!你在長清結識的朋友,你對長清百姓的心情,哀家都成全你了,也希望你記住,不管你到了哪裡,都是皇上的臣子,要像關愛長清朋友一般,保護大梁、保護好皇上。”
宣太后又使上了人情計,煽情連同威脅地說了一通話,就是要劉業老實地做好本份。
“臣,謹遵太后教誨。”
劉業只簡單地接納了,表現得得體又謙恭,宣太后為此也很是得意。
回府後,劉業躺在榻上,思緒回到了年少時在北境風雪城從軍的那段歲月,也是在那裡,劉業結識了宇文修。
中秋夜,月明星稀。
皎潔的月光灑滿了大地,天色如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