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佛子道:“我聽師父提過,數萬年前,曾有上界魔人降臨,為禍此界,當時的三世木魚禪師與魔人打了三天三夜,方將魔人驅離此界。在他離開後,三世木魚禪師在此界佈下了法陣,無論上界是神是仙,是妖是魔,一旦入得我界,仙術神通皆不能用。”
燕溟低聲對月穎道:“不像是仙器內部,反像是佛中掌國。”
月穎沉吟道:“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兩人相視而笑。
究竟是什麼,到了菩提寺,看了菩提禪師的遺書,許能明白一切。
閒聊之中,月穎從小和尚嘴裡得知,木魚禪師圓寂前,要菩提寺僧眾不得對外宣佈他已圓寂之事,他還令佛子在他圓寂之後,必須離開菩提郡在外雲遊,在機緣來到時,上界神女會替菩提佛子化解死劫。
他們的到來,是木魚禪師以一身佛力開啟通道而至。
那是不是說,他們進入四季景,其實是木魚禪師之故?
他們來到木魚界,其他人一定也在木魚界。
數日後,一行人抵達菩提郡。
郡王聽聞佛子過來,領著滿朝文武官員在城外恭迎,三丈寬的紅毯一直從郡府綿延至菩提郡東門外,沿途的百姓、貴族夾道歡迎,聲樂陣陣,歡歌聲聲。
月穎有些明白,為何大昭郡上下害怕菩提郡佛子圓寂大昭,這菩提郡無論是繁華、城池、百姓皆遠勝大昭。
月穎問:“僧寶,大昭郡不及菩提郡繁華,不知與這大明郡相比如何?”
她覺得這小和尚剎是可愛,是僧人裡的寶寶,索性喚他“僧寶”,小和尚最初還問何意,月穎解釋之後,小和尚倒也沒反對。
此刻,小和尚不屑地扁扁嘴,“大明寺修習邪法,如何能與我們相比。”
佛子輕斥一聲:“休得妄言。”
大昭國師接過話道:“大明修習密宗之術,而菩提、大昭皆是禪宗。”
立時,月穎就明白了,一個不忌葷腥,甚至可以動女色;而另一派是禪宗,不僅遠女色、酒葷之物,更有諸多禁忌。
小和尚便道:“我母妃說了,大明所修就是邪術,枉稱佛門弟子,早晚一日佛祖也會降罪。”
“母妃……”
月穎看著小和尚,他該不會是她想的那樣,是菩提郡王之子。
佛子不語。
大昭國師道:“行戒乃是菩提郡王的嫡幼子,因與我佛為緣,拜入菩提寺為僧。”
不愧是隻有佛修,連郡王的嫡子都被渡入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