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橫明> 第114章 誰才是遼東之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4章 誰才是遼東之王! (1 / 3)

至於空心陣當中的空心,其實並不是完全空白,裡邊是能轉向各個方向的投石機以及火炮。

炮是輕炮,收拾騎兵或許不是特別合用,但是震懾以及削弱他們戰鬥力足夠。

若是沒有鳥銃以及火炮,空心方陣撐死叫做長矛陣,此前戰鬥中便一直使用,但是有這兩樣加上迅雷彈以及擲彈兵以後。

那就是截然相反的局面,如果說炮兵和鳥銃化的空心方陣還有可能被胸甲騎兵以及槍騎兵之類的騎兵衝破,那麼在補充上破片彈之後,這種希望已經極其渺茫了。

事實上,在歐陸歲月熱兵器方興未艾的時代,弓騎兵等複合騎兵對付方陣的手段便是透過箭矢來層層剝離防禦,最終蠶食。

鳥銃之類的燧發槍或者火繩槍,雖然比火門槍精度好,但命中也不是隨心所欲,機率更多一些。

因此他們對高機動性的騎兵殺傷效果有限,擲彈兵的存在則很好對決了此類問題,尤其是搭配大威力破片彈以及遠端投射能力破片彈以後。

在弓箭射程外,有火器射擊;在弓箭射程內,則有投射用的投石機或者小型弩炮;更近距離之下,擲彈兵則能直接將彈藥投入到密集的騎兵群當中。

正因為兩種東西的存在,騎兵想要像此前一樣幹掉結陣的步兵基本上就是自討苦吃。

他們更多價值便是透過出其不意以及高機動性,攻擊反應速度慢的步兵叢集。

騎兵下一次再要重新崛起,就要等到膛線問世精度提高以後。

同樣遠的射程,更好的機動性,尚能保證騎兵的優勢。

再次勢弱,則是機槍以及半自動、自動火器出現之時。

面對持續輸出的機槍,彈藥管夠的情況下,大規模的騎兵衝鋒也不過是送死而已……

此刻,明軍陣營當中。

賀世賢換了匹坐騎,頭頂一方血跡斑斑的山文甲,精神頭卻是更盛,幾次會戰並沒有令他操勞倒地,反而更加專注。

“落!”

“悾悾!”

幾聲乾淨利落的腳步聲,明軍全數停下,開始再度擺出戰鬥姿態。

只見拿著大刀長矛計程車兵迅速在腳下踢出一個小坑,狠狠跺幾腳以後,才放心的將兵刃斜插地上,隨機放下面甲。

“勝!”

“必勝!”

做完準備工作計程車兵們拍拍胸前加強甲片,示意準備妥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