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那些娃子幹什麼,又不是將門,沒有親衛的權利,去去去,一邊去,別來搗亂。”熊廷弼知道他來意後,像是趕蒼蠅似的轟趕他。
“別呀,小子回京之後要建立學院!”
“學院?便是書院吧,天下書院多了去,不差你一個。”熊廷弼仍舊不答應。
“不,大不同,我教授的是科學,也就是格致之學,教會人們如何發明東西,例如火槍、火炮、食品、農具,這些不都是大風吹來的,只有系統性學習結合實際,才會有更多的主意,才有可能推動大明滾滾向前,永不落後!”
方書安說得義正言辭,奈何熊廷弼表情並沒有太多變化。
“我們製造的火器,為何比不上佛郎機?難道是匠人們不夠好,自然不是,只是他們已經有系統方法。能夠根據各方面的不足進行改進,而我們仍舊是在事後彌補而已……”
熊廷弼知道格致之學,但理解不夠深,眼下他說的明白,熊廷弼感覺到自己開啟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既如此,那建在這裡不好?”
“不好,人才不會來的,回頭在此建立分校倒是可以。”
方書安將自己打造技術學院的理念與熊廷弼解釋,這次終於得到他的認可。
若換做別人,熊大定然以為那人是在痴人說夢,但是方書安不同,是真的拿出來各種各樣的發明來告訴他,按照我的思路,可行!
上百個少年,絕對是寶貝,方書安不敢大意,求著回京的劉綎帶著一眾孩子回去。
劉綎是遼東總督,又是常年帶兵,手下的親兵營勢力龐大。
此番回京出去述職以外,便是養傷。實際上,眾人知道,他是準備放棄一線指揮權了。
如今湧現出李懷信和賀世賢這等戰將,遼東有了堪用之人,劉綎也就能放心交出位置,不用在殫精竭力。
畢竟他年歲不小且有傷在身,不再適合野戰。
儘管劉綎回京,但是他手下的將軍們卻保留著不動,只是,方書安又動了心思,便求著劉綎將東尼大木帶回京城。
若是常理,不管是東尼大木還是劉綎本人嗎,都不會同意。
不過在方書安將自己的計劃告知後,劉綎便欣然接受,東尼大木則是屁顛屁顛的跟著回京。
他們作為倭人營的統領,基本上走到外國人在大明軍隊的巔峰。
想要再進一步則是絕無可能,而倭人營除了東尼大木還有山形健和大久保嘉人,並非無人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