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朱常洵根本就不是真的放棄皇位之爭,也不是真心想要當一個太平王爺。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他準備的還不夠全面。
如今,他們寄予厚望的那個人,還沒能拿到京城三大營的指揮權,而天下統兵的將領,不是李成梁一系提拔起來,就是劉綎一系,再者就是新近崛起的熊廷弼系。
其他多是聞名一方,不在全國顯達。
而他們的兵力,只是在洛陽周邊有些成功收買。九邊的精兵,卻沒有能拿到多少。
那樣的話,除非京城有大變故,他們能突然襲擊,趁著各方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得手。
而現有情況之下,似乎裝成一個太平王爺,肆無忌憚的貪戀財色,才是最好的偽裝。
洛陽官員的效率並不高,常年的承平和在福王以及歷任王爺的傘下,有人堅定的做著監視王爺國公們的文官,有人則是在王爺們的忠實狗腿子。
然而,求生的慾望能夠擊破一切拖延症。
在劉綎的威脅下,大大小小的官辦糧倉庫房,連夜就將東西準備的七七八八,賬目也平的差不離。
等到劉綎前去檢查的時候,還真沒有查到多麼嚴重的問題。
畢竟都是常年做賬的好手,原本就準備著兩份賬冊,需要做的就是將對外的賬冊掛出來,然後按照上邊進行重新搬運就是。
至於東西,洛陽也算是個富庶大城,什麼東西缺過?即便是缺糧食,也是那些貧民手裡缺糧,大戶人家,可曾真的缺糧?
賬目沒有問題,官員沒有問題,福王沒有問題。
劉綎還真的在洛陽掘不出什麼有利的證據,不過,這倒不是他的能力問題,實在是洛陽數百年來,在此方面的沉澱實在是強大。
洛陽作為封地,自然都是比較重要的王爺。
歷代皇帝,或多或少都有過對洛陽城的忌憚,但是卻沒有一個能抓住此處的把柄。
所以說,並不是劉綎不夠用心,只是他並不能和背後成型的產業鏈做對。
洛陽城風雨漸漸平息,但是其他地方卻是正在醞釀這事情。
中牟縣,孫傳庭前來履新。
可惜,他要面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個非常棘手的難題。
前任知縣死在任上,竟然還沒有下葬!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