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橫明> 第337章 要想日子過得去,生活總要帶點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37章 要想日子過得去,生活總要帶點綠 (3 / 3)

“那自然是玻璃便宜”秦小北咕噥著。

要是能和白灰一樣,一燒一大爐子,出產可是海量,那當然是比水晶便宜都姥姥家去了。

“大人,裡邊的白『色』的是什麼東西”

一箇中年匠人指著玻璃餅說到。

“白『色』的東西”

由於折『射』的問題,方書安並沒看到,他將其調換幾個角度檢視,看見了那人說的東西。

仔細分辨之下,發現不只有一個白點,而是有好些,不過有大有小,有氣泡,有沒有完全融化的料核。

初次實驗,難免有問題,比如說料核,延長融化時間,或者將原料磨細,都能解決。

但是氣泡,還真是有些難度。

按照以往做其他產品經驗,透過鼓泡能解決,用金屬管或者陶瓷管從坩堝或者熔化池底部吹出大氣泡,大氣泡在上升過程中可以帶走並且消除小氣泡。

或者,在熔化過程中,才用攪拌的方法,令氣泡排出去。

但是,兩種手段此時並不適用,首先他們不敢保證,通進去的空氣有著同樣高的溫度,溫度達不到,那就是變相降溫。

其次,也無法保證管路的溫度一直保持在高溫,如果玻璃『液』體流到低溫處,凝結以後,便會堵住鼓氣的通道。

攪拌裝置也是類似的原因,現在沒有合適的密封手段,也沒有更高的加溫手段,只有利用相對密閉的反『射』爐,才能保證升溫溫度。

所以,攪拌也並不現實。

如此一來,只能新增合適的助劑,降低玻璃的熔化溫度,讓『液』體粘度降低,從而使得氣泡更容易逃離。

並且是,適當控制降溫環境和速度,保證不會產生二次氣泡。

當然,原料也要粉碎的更加充分些,保證不會產生料核。

能做好這些,即便是有氣泡,也只能認了,想要更好的解決,只有等到將來有好的機封以及更高的爐溫。

剩下的事情,只能透過量大篩選來解決。

一爐不夠就十爐,十爐不夠就燒上五十爐,總能找到足夠磨製透鏡的玻璃餅。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